中國經濟轉弱令外資的「中國熱」減溫。中國4月外滙佔款減逾606億元(人民幣.下同),為年內首次下降。此外,財政存款大幅增加,當月市場流動性被抽水近5000億元。
外資小規模逃離中國,不排除是流往貨幣避險之王的美元,中國監管者能否改善此趨勢,還看中國再推新刺激經濟方案,不過,資金面「失血」加上經濟弱,證券界料人民銀行在近期大有可能再減存款準備金率。
分析:長遠須減息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表示,今年外滙佔款的總體情況可能不如之前的預期,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或將面臨持續的壓力,而人行在貨幣政策上將搭配使用降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逆回購,以穩定流動性,減存款準備金率的方向是確定的,因為外滙佔款減少已經是趨勢。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份分析師劉俊鬱,如果信貸繼續不景氣,外滙佔款持續下降,還會繼續減存款準備金率,不過人行可能會先看一下效果,6月份應該不會再降存準率,除非降息,但長遠看減息還是必要的,當然,如果考慮到通脹和存款流失因素,只降貸款息更可取。
人行最新資料顯示,今年4月外滙佔款餘額為25.59萬億元;據此計算,當月外滙佔款下降約606億元,為年內首次出現下降,而去年第四季外滙佔款曾連續三個月下降,4月底財政性存款餘額為3.12萬億元,當月增加4343億元,表明相近數量的流動性被從商業銀行體系中抽離。
根據上述兩個資料變動,可以簡單推算出,在4月份市場因此減少的流動性近5000億元;而央行將從本周五開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預計可釋放4000至5000億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