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千刀切 撲粉開花

魚肉千刀切 撲粉開花

春回大地,日本料理中,多食較清淡的白身魚。提到當造日本鮮魚,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做刺身,而今次找來日航酒店嵯峨野日本料理大廚苗加昌彥先生,示範春日鮮魚刺身以外的料理法。清淡的春、夏鮮魚,做湯汁「吸物」特別清甜,師傅更會教你開花秘技,令你做出來的料理賣相更吸引!

撰文:張一豪
攝影:陳陶鈞

Profile

香港日航酒店嵯峨野日本料理的日籍總廚苗加昌彥師傅,出身於京都,有二十多年的日本料理經驗,精通京都的懷石料理,考獲日本官方「調理師證書」、「技能士證書」、「日本料理專門調理師」等資格。

愛女魚肉清湯

愛女魚(あいなめ)分佈於太平洋的溫帶和寒帶間,關東一帶以春天最當造,而日本其他地方可由春到夏,再從冬到春都是時令。因肥美的緣故,新鮮魚肉呈半透明,但因鮮度會迅速減低,宜趁新鮮處理,可做刺身、西京燒、汁煮等。今次將新鮮的愛女魚切成花狀,放湯做「吸物」,外貌靚之餘,味道夠清甜。

材料

愛女魚1條、鹽適量、片栗粉4湯匙 

湯汁:水1公升、出汁素半茶匙、鹽8克、薄口醬油8毫升配料:菜之花8小棵、大葱絲/茗荷絲各適量

做法

1. 菜之花用鹽水汆水,瀝乾備用。

2. 愛女魚起肉,腹部用骨鉗除刺。魚肉一開二,沿魚肉打橫以千刀法在每隔半厘米位置切開,小心不要切斷魚肉,造成一瓣瓣。

3. 在魚肉灑上薄薄的一層鹽,再在魚肉間掃上一層薄薄的片栗粉。

4. 煲滾水,下魚肉汆水約1分鐘,盛起放入冷水中,令魚肉收縮更結實。

5. 將湯汁中的水煮滾,加入出汁素、鹽、薄口醬油及魚肉,煮滾後熄火。

6. 魚肉分碗,放入菜之花、大葱絲及茗荷絲即成。

2

3

4

貼士

塗粉步驟相當重要,片栗粉吸水後會形成一個薄膜,令魚肉分開,像開花一樣散開。

汁煮石斑

日本石斑(めばる)可在北海道南至九州,還有朝鮮半島找到,春天最為時令。魚身味道較淡,肉亦較結實,宜用來做鹽燒、炸物、煮物等,今次用來做汁煮,更可以食出魚的質感和提升鮮味。

材料

日本石斑1條、小唐菜1棵、木之芽/水煮春笋各適量

汁料:水500毫升、清酒100毫升、味醂/濃口醬油各80毫升、壺底醬油30毫升、砂糖40克

做法

1. 小唐菜、春笋出水備用。

2. 魚身斜切兩刀,淋上熱水,一邊淋完再一邊,放入冰水內,令肉身收縮。

3. 將汁料材料煮滾,放入魚,以大火煮2分鐘。

4. 然後蓋上木蓋壓住魚身,令汁料吸收更均勻,收細火煮15分鐘完成。

2

3

4

貼士

淋完熱水等魚肉收縮後,再放入冷水中可令魚肉收緊,煮時便不會散開。

炸右口魚

夏天開始肥美的右口魚(鰈かれい)屬於「星鰈」,主要產於日本本州中南部,而長崎現時有放苗生產的養殖魚。大條的鰈魚用來刺身,清甜味美,特別是魚鰭邊位的一塊肉,更加爽甜,是不少人吃壽司時的至愛。今次便以炸的方法烹調,效果香口而鮮味。

材料

右口魚1條、獅子唐辛子2條

做法

1. 魚身中間切一刀,向兩邊沿骨劏開,翻轉魚背,中間亦切一刀,再向兩邊沿骨劏開起肉。

2. 在頭及尾部份切開,將魚骨起出。

3. 燒熱油至160℃-180℃,放魚骨炸至金黃香脆,盛起,再放魚肉炸至金黃熟透,撈起。

4. 獅子唐辛子略走油至五成熟撈起。將魚肉上碟、魚骨及唐辛子插在魚肉中間即成。

1

2

貼士

右口魚魚肉配柚子醋、辣椒蘿蔔茸及葱花,最能帶起魚肉的鮮味。

鹽燒天然鱲魚

天然鱲魚(天然たい)即鯛魚,是日本人的意頭魚,喜慶節日必備,日本周邊,朝鮮半島等一帶都可捕獲。天然鱲魚做刺身肉身爽甜,今次師傅用來做燒物,簡單的鹽燒就可發揮天然鮮味。

材料

天然鱲魚1條、海鹽適量、燒鰻魚醬汁少許

做法

1. 在魚頭下斜切一刀,由魚頭開始在魚身中間劏至向魚尾,沿魚肚邊將魚肉起出,用小鉗將魚肚細骨拔掉。

2. 在魚肉上身薄薄撒上一層海鹽。

3. 魚骨腩屈成U形,用籤串起來,魚鰭沾上一層海鹽後,放在爐上燒。

4. 魚肉捲起,一件魚肉向外,一件魚皮向外,用金屬籤串起,放爐上燒。

5. 魚皮向外一件燒至皮脆金黃即成;魚肉向外一邊,燒至乾身,塗上少許鰻魚汁烤至乾身即可全部上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