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重做達爾文實驗 揭古今看電擊照觀感大不同人類情緒不斷進化

劍橋重做達爾文實驗 揭古今看電擊照觀感大不同
人類情緒不斷進化

百多年前,英國提出進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Darwin),為研究世界上是否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核心情緒,向宴會賓客展示多幅男子被電擊臉部的照片,要求他們形容當中表達的不同情緒。最近,英國劍橋大學邀網民重做這項實驗,結果發現現代人雖看着同樣的照片,感覺卻大不同,反映人類情緒正不斷進化。

於1868年,達爾文宴請24名賓客,在宴會結束時,要求賓客參與一項實驗。他展示多幅法國神經病學家迪謝納電擊一名男子臉部的照片,男子在每張照片的表情都不同,他要求賓客描述男子表達了何種情緒。

達爾文

悲傷哭泣變困惑

達爾文將實驗結果,寫成著作《人類和動物的情緒表達》,指人類臉部表達的情緒有共通性,又指不同地方的人會用同樣表情來表達同樣的情緒,因此所有人都能正確解讀各種表情代表的情緒。
最近英國劍橋大學在網上邀請18,000人重做這實驗,結果發現,雖然兩代人看着同一輯照片,但對相中人表情的感覺卻大不同。例如,在其中一張,相中人左頰上戚,露出痛苦表情,達爾文的賓客認為是表達了「因悲傷而哭泣」,現代人則認為是表達了「困惑」;在另一張,相中人好像面露笑容,賓客指這代表「大笑」,現代人卻形容為「高興」。
研究結果正反映了隨着時間過去,人類的生活和文化背景已有很大改變,所表達的情緒也在不斷進化。
英國《每日郵報》/wired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