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承認從宿舍到校園之間的那段達之路頗令我感到煩厭,灰塵、路障、噪音,走路固然不便,即使是開車,因常有泥頭車出入阻隔,二轉一,左塞右堵,到了下雨天更是路難行,困於車箱,滋味極不好受。
然而時間轉移,大學的新大樓漸漸築蓋成型,長長的校舍從低爬高如一條蟄伏的巨龍蓄勢待發,開車時往窗外望去,想像九月之後的凌厲規模,不由得打從心底湧起亢奮期望。
以前只為期望暑假來臨,這回算是例外,竟也期望暑假之後的九月炎夏,是的,期望見到新的城市大學,新的勢態,跟隨新的校舍騰飛。校舍當然是重要的,心隨景轉,建築引導了活動,活動促成了精神,在這方面,我是不折不扣的「唯物論者」。
版本1.0的城市大學位於旺角鬧市,格局比補習社不見得大了多少。2.0搬到九龍塘,卻仍僅有兩三幢樓房,又一城商場便幾乎成為校園的合成部分,商場裏的校園,不太容易留得住莎士比亞和杜甫李白的聯想。九月是新學制的新學年,3.0城大終於現身,達之路旁的新校舍高低延綿,並有一條寬廣的樓梯連接現有的大學廣場,配合去年落成的位於山上的創意媒體學院以及旁邊的新舊宿舍,總算有了一個叫做「校園」的東西,學生和老師可以盤桓其間,上課、討論、讀書、娛樂、活動、思考、爭辯……商場空間的相對重量減弱了,大學回歸大學,有了新的本位,相信必有新的認同與新的進取。
我目前的最大願望是:新校舍外必須廣種花草樹木,柔和一下石屎森林的單調硬朗。這樣,新的城大亦是新的九龍塘,人地相宜,天空亦會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