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價降兩成 零售價只減4%肉價加快減慢推高通脹

批發價降兩成 零售價只減4%
肉價加快減慢推高通脹

【本報訊】鮮肉價格高踞不下,活豬今年3月平均批發價雖較去年7月的最高位,回落近兩成,但零售價卻只下調4%。活豬批發與零售價差距也越拉越闊,由去年初相差21.6元增至今年3月的27.2元。消委會質疑肉價加快減慢,要求零售商合理定價。
消委會根據漁護署及統計處數字,發現活豬批發價由去年初每斤12.4元,反覆上升至7月每斤16.8元的最高位,期後回落至今年3月每斤13.8元,較最高位下調約18%。活豬零售價則於去年1至10月持續上升,由每斤34元升26%至42.7元,11月及12月稍為回落,但今年初重拾升軌,增至今年3月的每斤41元,相對最高位僅回落4%。

批發和零售價差距越拉越闊

活牛的批發和零售價亦持續上升,批發價由去年1月每斤23.7元漲價約19%至今年3月的28.2元,同期零售價由每斤60.9元升16%至70.6元。無論是活牛或活豬,兩者的批發和零售價格差距都越拉越闊,其中活牛的差價過去15個月間由37.2元增至42.4元,同期活豬的差價也由21.6元增至27.2元。
消委會質疑,鮮肉商於定價上加快減慢,令肉價持續高企,推高通脹。該會促零售商應按實際成本定價,如鮮肉來貨價下調,應減價回饋消費者。但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認為,零售價包括運輸及舖租等成本,不能與批發豬肉價直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