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尖沙嘴是個大商場,我們以記商場名代替記街名,假日最大難題是去H&M定Zara先?看電影要到海運還是TheOne?幾十年前的尖沙嘴,是貨倉、是軍營、天星碼頭旁邊是火車站,從外形到功能,跟今天幾乎無忽似。
還問香港50年不變?單單一個尖沙嘴,早就變到你阿媽都唔認得了。
記者:劉嘉蕙
攝影:潘志恆、劉嘉蕙
一說:披頭四大駕光臨樂宮
陳奕迅10年前就唱「出尖沙嘴令人太累……」(《隨意門》/黃偉文填詞),那時連自由行都未有,條街無咁多人──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尖沙嘴可是個令人提起就精神的名字。
「我住中環,學生時代最喜歡搭船過尖沙嘴樂宮戲院看廉價早場,那年代市民平均月入只有200蚊,戲飛一蚊張、廉價早場才一毫子張,對我們這些學生哥來說,是大事,好多人都想去看。」歷史迷鄭寶鴻說。「印象最深看過《哈姆雷特》,仲記得那句『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莎翁語言出名艱澀難懂,看得明嗎?「得個悶字!」青少年時期人人都懵懵懂懂做過一堆「悶嘢」,「那年代戲院常放西片,未必套套有中文字幕,而普遍市民語文水平未夠,電影公司會印一叠戲橋,介紹劇情、角色,幫大家理解套戲。如果屋企有老人家,年輕人就會拎住戲橋解釋畀老人家聽。」不失為溫馨的家庭活動。
投身社會工作,鄭寶鴻又常常跑樂宮戲院,半被迫地:「七十年代很流行台灣藝人表演,像姚蘇蓉、張帝、青山這類歌手,會去樂宮戲院登台。那時許多公司會買下一堆票,請同事去看,看完表演一齊食飯。」精采乎?「都係當應酬。」1964年,披頭四也曾在樂宮戲院演出,「記得他們住北京道總統酒店(凱悅酒店前址),迷哥迷姐逼滿走廊,連清潔阿姐執出來的垃圾蘋果芯都有人搶!」
從來都是遊客區
鄭寶鴻的另一個尖沙嘴回憶,是工展會。早期工展會位置在今日尖沙嘴喜來登酒店附近,鄭寶鴻形容去一次工展會,像今日去迪士尼咁大陣仗:「五十年代已有大百貨公司,但一般平民百姓不敢去,所以特別期待去工展會,可以近距離欣賞高檔貨,鱷魚恤檔仲會有位鱷魚小姐!」舊時代的人難得過海,當然要把握機會遊覽九龍風光:「去完工展會家人會順便帶我行彌敦道,看看鬼佬、看半島。舊時水兵上岸,好流行去尖沙嘴洋服店度身訂做西裝,附近酒吧林立,尖沙嘴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遊客區。」不同的是,以前的遊客講英文做西裝,現在的遊客講國語買LV!
二說:難忘重慶大廈是豪宅
引言說尖沙嘴變到阿媽都唔認得,是真話,我阿媽應該有共鳴──回想20年前,每次經過重慶大廈,阿媽都說「呢度好危險好污糟」。今日重慶,門口的伸手黨不見了,光潔企理,還吸引不少老饕鑽上門食咖喱。
去年剛過50歲生日的重慶大廈,1961年初面世時,是一座豪宅。17層高的大樓,標榜戶戶獨立陽台全海景,一至三樓是商場,一個千呎單位售價約$30,000,據說鍾楚紅童年歲月也在重慶度過,「重慶大廈開幕時有好多個第一:當時是全尖沙嘴最高,第一個商場設有自動電梯,全香港第一間日式夜總會新碧瑤也在此開設。」現任重慶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林惠龍說。至七八十年代,部份單位改建為平價賓館,加上多宗奪命大火,讓豪宅在30年內降呢成為龍蛇混雜的「尖沙嘴黑點」。
黑點變了地球村
自言名字有個「龍」、自小決心在九龍區創業的林惠龍,88年買入一單位開賓館做生意,「一開始創業心雄,好多人提醒我重慶好雜,但我見價錢平,諗住放手一博。開張一排,發現經常有警察來查牌,原來上手業主收理好多應召女郎!警察見我係做正經生意,後來再無為難我。」自己正經,但鄰居無個正經,林惠龍坦言八九十年代重慶黃賭毒乜都齊,治安差,衞生欠佳,93年地庫總電掣房大火,導致七日七夜大停電,令她決心改革大廈。
重慶大改造於94年開始,在林惠龍督促下,新火牛房擴建快速完成,獲彭定康大力嘉許,再經過幾次業主會改組、大規模維修,重慶終變成今日模樣。「早20年,電視台來拍特輯,都說重慶是黑點,踩到一文不值,警察講起就頭痛;近年終於有正面報道。」07年美國《時代》雜誌把重慶大廈選為亞洲「最佳全球一體化例子」。
建築和地區的關係從來密不可分,林惠龍說,尖沙嘴的特殊背景,賦予重慶「小地球村」的有趣面貌;而尖沙嘴、以至整個香港,都可以從重慶經驗中得到啟發,「有些國家,像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世仇,但來到這裏,大家相處融洽,不會嗌交。這裏住了超過130個國家的人,尚能保持和諧,那其他地方為甚麼不可以?」
三說:難為避風塘水上新娘
尖沙嘴的繁榮,其實是近50年才出現的事。話說九龍開埠初期,人潮都往上海街一帶擠,尖沙嘴是軍營重地,入夜後杳無人迹,加上樹影森森,被市民譏為「鬼域」。早期尖沙嘴建築以矮房為主,至五六十年代才開始蓋起高樓,理由竟跟抽水馬桶有關:「以前尖沙嘴對出是避風塘,污水流不出大海,市民晚上要倒夜香;至五十年代,政府加建大水渠,市民才可以用抽水馬桶,後來更慢慢蓋高樓、發展商業區。」鄭寶鴻說。
掌管地區事務的區議會於八十年代成立,在此之前,舉凡地區大小事務,如教育、衞生、醫療問題,都靠街坊福利會擔大旗。於1953年成立的尖沙嘴街坊福利會,到今日仍是最具規模的街坊會之一,尖沙嘴之所以能保有特色鐘樓、綠樹成蔭,街坊會都有份策動。現任理事長蘇仲平服務尖沙嘴超過半世紀,最難忘1986年油麻地避風塘水上新娘事件,「當時許多水上人家返大陸娶老婆,這些新娘沒有居留權,無法上岸又賴死唔走,結果就集結在避風塘一帶,一旦打風,分分鐘構成生命危險。那時街坊會就出面為這些水上新娘向政府尋求協助。」在多位熱心人士如甘浩望神父的帶領下,政府最終答應讓1,200名水上新娘來港跟家人團聚。
百萬Lego重建舊尖嘴
要年輕人投入認識尖沙嘴的歷史,就要用年輕人的方式。今次《歲月流轉尖沙嘴》展覽特別找來Lego發燒友組織「東方之磚」,打造出尖沙嘴今昔,兩件作品各面積約2米×3米,動用上過百萬粒Lego。其中代表七十年代尖沙嘴的模型,更把熱狗巴、渡海泳人仔等等細節都包括在內,「這個模型最難的部份是搜集資料,有些地方像火車站,早已拆卸,也沒有完整的實景圖,所以我們只可單憑圖片推敲建築物內裏情況。」東方之磚發言人Andy說。
《歲月流轉尖沙嘴》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9月2日
地點:尖沙嘴海防道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專題展覽廳
入場費:免費
查詢:26788087
網址: http://www.hongkongherita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