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基金 另類投資表現佳回報達9% 跑贏對冲基金

外滙基金 另類投資表現佳
回報達9% 跑贏對冲基金

【本報訊】候任特首梁振英擬仿效淡馬錫設港版主權基金,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在《匯思》撰文首次表示,截至去年底,外滙基金新資產類別的投資總市值為836億元。其中私募基金及海外房地產等投資項目,綜合過去兩年的年度化平均回報率達到9%。
記者:劉美儀

有投資界人士指出,外滙基金有關回報已經跑贏不少對冲基金去年的表現。至於外滙基金在新興市場的債券及股票,連同人民幣資產計,回報表現亦不俗,截至去年底有關投資的綜合回報年率為7%。

私募基金佔比最高

在截至去年底的836億元新資產類別中,私募基金佔比最高,達35.6%(298億元);新興市場債券及股票次之,金額為281億元;人幣資產及房地產則分別佔213億及44億元。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披露,容許撥出外滙基金累計盈餘最多三分之一,作多元化投資,以提高回報;截至去年底外滙基金累計盈餘為5679億元。
陳德霖昨指出,在私募基金方面,外滙基金的主要投放於前景較佳行業,例如能源、科技媒體、電訊及醫療護理等,有關專項投資是透過外聘的私募基金經理進行,直至去年年底,該局通過基金投資及合作投資模式,已經作出約30項私募基金投資。
陳德霖補充指出,新資產類別多為中長期投資項目,私募基金一般在六至八年,才開始出售已投資項目套現,並分派收益;個別的項目如房地產投資,每次購入新物業時,更牽涉一定前期開支並拉低當年投資回報;目前外滙基金已購入數個優質的海外物業,平均租金收入回報率為5%至6%。

購數個優質海外物業

康宏理財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指出,雖然另類投資可做「兩邊交易」(長短倉),以維持較可觀回報,但過去一年投資市況波動,不少對冲基金便錄得低回報或負數表現,私募基金亦端視項目是否「買中」,故外滙基金新投資類別能錄得7%至9%回報,表現算不俗。
外滙基金自2008年中首次投資新興市場債券,翌年初才涉足私募基金投資,其後逐步擴展至新興市場的股票、海外房地產及人民幣資產;去年先後獲批150億元人民幣額度,投放在內地銀行間債市,以及根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QFII),享有3億美元配額,投資內地交易所買賣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