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以後《浮城》就要上映,我至今沒有在香港、九龍、新界見過一輛巴士的車身上面有《浮城》海報,據說,全香港有一百輛巴士的車身上印有宣傳海報,我看都是騙導演的。我也沒有在地鐵見過任何宣傳畫面,更別提在電視上或者電台上的廣告了。零,零廣告。至於巴士站的廣告,九龍地區,從窩打老道到金巴利道只見過一張。我和老婆幾乎每天橫過九龍去銅鑼灣,近半個月來,以上說的的廣告曝光點甚麼都沒有看見。在東隧和觀瀾湖有大的廣告牌,但電影的廣告投放是全方位的,不能囿於地域性,你不從那兩個地方經過,就永遠也看不見。
這部電影花了近兩千萬的成本,到上畫之前做廣告卻捨不得花本錢─還是明明已經花了本錢,但沒有用在應該用的地方?當然,也有可能到處都能看得見廣告,只有導演和他的老婆沒有見到過。您在地鐵、巴士上見過我們的海報嗎?不過,肥艾迪說在的士上的屏幕看過本片的預告片,看了以後,就有很想看這個電影的感覺。這就是本片的魅力,即使只看預告片,也會在觀眾的心中留下印象。
娛樂新聞把電影描繪成一個金光閃閃的行業,但起碼對導演來說,那些閃閃的光,是我們汗水的反光,其中還包括了導演上畫以前數廣告的汗水,這種緊張焦慮,有多少人知道?
《浮城》首映當晚也是為「暖心族」籌款,請大家支持。94686981,找Joyce。滙豐銀行,809-836-737-838,戶名就是暖心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