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存款準備金率並不等同救股樓。《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題為「下調存準率並非為了救股市樓市」評論文章,強調人行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並不是為了增強股市的信心或者主要流向房地產行業。
文章指,減存款準備金率並不是表示貨幣政策鬆緊的信號,釋放出的資金廣泛分佈在國民經濟各個方向,沒有救股樓的典型救市方向。文章帶出簡單訊息,中央救的是實體經濟而非股樓,請炒家不要表錯情。
文章更引述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話表示,近年來,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滙儲備增加或減少所產生的對冲要求有關。
短期有機會減息
另一位專家指,中國目前20%的存款準備金率在世界上是高的,「降準」空間還很大。而按照以往做法,人行在調整兩次存款準備金率後都將調整一次利率,而這次在連續「降準」後卻沒有降息的舉動,原因包括出於對通脹的擔心。
而各方最關注的相信是此段專家所言,如果5月貸款還上不去,宏觀經濟指標仍不好看,存在減息可能性。
的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人行出招反映內地經濟前景嚴峻,人行此舉意在扭轉經濟回落的趨勢,但他認為對A股市場則可能帶來短線利多放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