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歐洲債務危機令全球資金四出尋找「樂土」,一向對熱錢具戒心的中國,計劃吸引穩陣派海外退休基金投資來華投資,甚至考慮該等基金毋須獲得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牌照,亦可進行投資,此構想反映中國求「財」若渴。
據知情人士向道瓊斯通訊社透露,中國正考慮創建一項新機制,允許沒有QFII牌照的海外退休基金,投資中國龐大的資本市場。目前而言,中證監、外管局與人民銀行正研究有關細節。
允QFII投資者開新賬戶
該人士稱,另一項相關措施是,中國可能還會很快允許具有QFII資格的投資者在現有的單一賬戶之外,開立新的人民幣境內銀行賬戶,用於投資中國起步不久的股指期貨市場。他預計中國央行不久將發佈有關QFII開設新賬戶的指導方針。
本港也有不少退休基金,若上述構想成真,香港的退休基金也多了一個投資機會。對此,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對本報稱,若屬實,確真是一個突破。
黃王慈明稱,本港基金在過去多年來不斷透過政府向內地監管部門反映,有望放寬現有條例,讓香港的基金多一個投資內地途徑。
目前,香港基金要投資內地A股,就要申請QFII牌照。不過,由於QFII太多規限,在基金角度出現錯配,例如內地要滙出QFII金額,需要較長時間,但香港基金面對客戶要求,回應是快速的。再者,申請QFII牌照審批時間長,因此,香港基金申請QFII牌照不多。
監管機構加快審批
黃王慈明表示,隨着中國力推人民幣國際化,近半年多,內地監管機構在推QFII及相關產品的進程確加快,「以往等逾年,現在數月便可。」監管機構加快審批已是突破,而容許投資範圍加大亦是一個好進展。
黃王慈明重申,希望外資的資產管理公司也能取得RQFII資格,可以投資於內地的銀行間債券市場;亦希望中港兩地的認可基金產品,可以互相於對方市場發售。另外有中資基金公司管理層表示,中央正研究放寬內地投資者以美元透過QDII機制於境外進行投資。
目前,中國政府已加緊努力提振投資者對萎靡不振的國內股市的信心,具體措施包括下調交易費用、改革新股上市規則、鼓勵境內外退休基金等長線機構投資者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