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運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於09年5月開始實施,鑑於調價周期太長,部份炒家便在變化率近4%時,大規模囤積或出售原油,藉此謀取暴利,擾亂零售市場秩序。故業界希望,新成品油調價機制必須縮短調價周期,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市場變化,增加定價透明度。
發改委前副主任彭森3月時就直言,今年要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透明度。
現時市場流傳多種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如調價周期縮短至10天,參考油價除目前的布蘭特、杜拜、辛塔三地外,增加紐約期油作為參考油價,並加快調價頻率,讓成品油定價更充分反映國際市場的供求及庫存變化。
盼下放定價權
市場有人甚至提出發改委下放成品油定價權。大華繼顯引述中石油(857)及中石化(386)管理層認為,發改委望推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後,仍保持一定控制權,如為汽油及柴油設最高限價,但定價權就下放給三大油企自行定價,令成品油價更能反映實況,但中央或同時聘任第三者協助監察油價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