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油價改革好快嚟石油雙雄煉油業有救星

內地油價改革好快嚟
石油雙雄煉油業有救星

【本報訊】繼油氣資源稅改為從價徵收、調高石油收益金起徵點後,市場正引頸以待內地能源改革重頭戲──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將登場。儘管油價已由高峯回落逾12%,預料中央定必謹慎處理,新機制料最快年中揭盅。 記者:陳韻妍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月時曾強調,將全面推進電力、成品油及水資源三類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價格改革,但礙於通脹壓力,新成品油定價機制遲遲未肯「露面」,拖累內地油企雙雄中石油(857)及中石化(386)的煉油業務持續虧損。

發改委常被轟出手遲

去年煉油虧損600.87億元人民幣的中石油,副董事長兼總裁周吉平曾指,煉油業務的經營虧損,與國內原油定價機制仍未理順有重要關係。惟他強調,有關定價機制順從市場化原則需要一個過程,當中政府亦要適度調控,考慮使用者承受能力及企業可持續發展。
按照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當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發改委便可調整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由於須滿足於22個工作日及4%變化的條件才能調價,故發改委往往被轟出手太遲,正如上周四成品油價下調前,中石化及其他民營加油站已開始減價促銷。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早前稱,內地於兩會期間已明確將天然氣及成品油價格改革列為工作重點,改革將繼續往前推動。大華繼顯引述中石油及中石化管理層的報告指出,兩油企均預期新定價機制今年推出,而近日走勢疲弱的油價正為機制推出提供機會。相信新定價機制將會更透明及更市場化,減低煉油業務的風險。

改革須一步一步來

有研究成品油多年的能源分析師表示,今年很大機會推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但改革並非一步到位,而是一步一步來,這樣才不會導致機制推出後,油價大升的局面。而今年成品油及原油需求疲弱,正是推出定價機制改革的最佳時機,年中料可見到端倪。
有外資油氣分析員稱,現時倫敦布蘭特期油每桶約110美元,雖已較3月初的126美元高位回落逾12%,但仍未夠低,待油價進一步跌至近100美元時會更適合。推出新機制除須視乎油價是否夠低外,還要留意油價下跌的速度,油價逐步下跌及長期在低位徘徊會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