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息說,銀行公會已於本月4日的會議,原則上接納旗下人民幣工作小組提交放寬本港個人人民幣業務的主流方案,建議若獲金管局及人行同意,日後個人兌換將改以自由市場使用的離岸人民幣滙價(CNH),即可突破目前經清算行以在岸人民幣滙價(CNY)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上限。 記者:劉美儀
惟個別成員行對放棄使用CNY仍有憂慮,故不排最終有修訂的可能。主流方案亦建議,擴大本港個人人幣業務客戶對象,不再限於本地永久居民,應放寬至非本地居民,而內地在港居住人士亦包括其中。
憂只用離岸價失優勢
銀公期望,放寬舉措可與內地市場如深圳等,正研究容許境內個人居民以人民幣直接滙出海外投資的國際化趨勢,遙相呼應。至於早前小組曾討論每日兌換上限,由按日計算變為按周曆、月曆或年曆基礎,以擴寬操作彈性,據悉構思已放棄,不列在方案內。
主流方案雖已原則上獲銀公通過,但仍有個別銀行擔心,日後個人客戶若只用CNH,而放棄現時經清算行在滬平盤的CNY渠道,會打擊本港享有的獨特優勢;近月人幣存款額持續按月下跌,亦有業界憂慮,每日兌換上限消失後,本地人幣資金池流通性是否足夠應付CNH兌換。
不過,支持方案的意見認為,若計及存款證及點心債發行,本港人幣存款總額按月不跌反升,目前回流機制亦愈趨暢順,故個人客戶即使全採用CNH兌換,亦毋須憂慮資金池不敷應用。金管局發言人回應說,知悉業界和銀公一直就本港離岸人幣業務各方面事宜進行討論,該局歡迎並會聽取業界提出的建議。
人幣小組今晤深圳人行
人民幣工作小組今日將拜訪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長張建軍,雙方冀從深圳研究進一步放寬人幣跨境發展的宏觀角度,探討深港兩地業務空間;小組亦會提及銀公就放寬本港個人人幣兌換的建議,相信此舉與深圳若放寬境內居民,以人民幣直接滙出海外投資的國際化方向配合。
人行與金管局03年底簽訂人幣清算協議,個人兌換安排若有變,必牽涉協議修訂,有業界指出,以CNH取替CNY作個人兌換,機制改動上較簡單可行,若容許客戶按情況兩者選用其一,或以本地居民用CNY,非本地則用CNH的原則,容易造成系統混亂,亦可能令當局憂慮形成套戥圖利空間。人幣升值前景有限,現時CNH與CNY滙價幾近一致,惟過去一直是離岸價強於在岸價,即以CNY換人幣,滙率對客戶較「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