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知所進退,不要讓時局決定你離開的時間。」驟耳聽來,瀟灑得很,彷彿是自己早已看破,但求澹泊寧靜,再而配搭「修讀神學」的高尚志趣,似是適時明選。若然公公唔係第一個表態,睇住其他個個賣文弄墨,話唔定都會喺書包裏面摷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其實佢不過就係「葡萄者」,酸咪咪灰溜溜的暗裏怨訴:「時不我與」。換句說話講咪就係:「嗰條女(時局)撇我之前,我識趣嘅自行彈開」。
高官個個突然拋書包
各位如果仲記得,早排都有位先生已經訂好晒機票,準備負笈海外遊學,點知就係話聽到時局嘅呼喚,所以留港暫且執掌傳播機構,兼且即刻就嚟個「左右亂局」。睇怕仲有個零月就會正式宣佈坐定定,因為同樣都係呢個時局,卻會叫啲大師留低。所以講乜都不過係為自己找個下台階。所以當一山不能藏二鄭,此鄭隨後亦在記者追問去留時,憑藉「雲在青天水在瓶」的一句禪詩寄意。
原來我哋都有啲官員國學根基深厚,最可惜嘅就係未必等到最鍾意吟詩作對嘅爺爺到訪期間,伺機弄斧,一顯所長。其實嗰句禪詩所要表達嘅就係:水縱有不同形態,亦只是水;人在不同崗位,亦同一人。不過若然今日冇得留低嘅係另一位好打得的彼鄭,人心若同,我諗李小龍嘅說話應該襯佢形象多啲:「正如水放進茶壺便成茶壺之形,放進杯子便成杯形,所以重要的是水的本質。水清則人人皆喝之,水濁則人人皆拒之。」嘩,呢下連消帶打就更加好嘢。
梁副局引莎劇無厘頭
點都好,以上所提都係普羅易讀的語言,嗰啲莎翁台詞難免造作,亦證有啲官員始終不食煙火。所以梁副局長引莎劇《亨利五世》的其中一句:"Turnhimtoanycauseofpolicy,theGordianKnotofithewillunloose(原文仲有幾隻字Familiarashisgarter)"記者固然O嘴,再者梁副局長又唔係才女王迪詩,坊眾又點會有興趣。總之噏完之後,跟手就祝願新班子「政通人和」。但係呢句說話明明係講緊亞歷山大大帝一刀劈開一條沒有繩頭的結繩,即係我哋所謂嘅「快刀斬亂麻」,恕我學淺,我真係唔覺同佢嘅祝願有乜關係。唔通特首越能果斷(或者獨斷),力排眾議去選才,香港未來嘅執政班子就越能締造「河蟹」?
我倒是認為沒說出口的那句其實是:「沒有心,別再拖!」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