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文化局設立之議,曾聽不少政界朋友表示懷疑,他們說,北京阿爺向來強調控制意識形態,設局以治文化,不是很容易淪為替市民洗腦的御用工具嗎?
這點顧慮是合理的,但並未合理得足以喝停文化局。
北京阿爺對香港特區的控制意欲當然強烈,然而並不見得止於意識形態,目前所有司所有局,不管你有五個十個或一百個,其實都有三個頂頭上司,一個是特區首長,一個是西環頭領,另一個,便是北京阿爺,任何一個單位的看法和意願都要照顧,任何一個大佬的臉色都要望準,許多時候,北京阿爺讀完港報新聞,覺得某事某人不對勁,打一通電話到特區政府總部,司局長級高官第一時間買機票北飛謁見解畫,是常有之事,官場共知,只不過未被踢爆。
文化局現身後,不管誰來做頭,如同其他所有司長局長,必亦承受如此或如彼的干預壓力,且看當事人如何周旋化解,不同的人各有不太一樣的「抗壓」技藝,成敗或有高低,但若由此而乾脆不敢設局,未免因噎廢食,錯失了推動文化的大好因緣。
更何況,退一步說,北大人對於意識形態的介入控制其實早已發生,不必等到文化局成立始來進行,目前透過民政局/康文署/藝發局的官僚作為,以及透過滲透於各級諮詢會、委員會、地方文藝社團等建制成員,北大人的如彼或如此官方意志早已得到落實,不必節外生枝,設局以行。反而,有了打正名號的文化局,真正的文化人可以把戰鬥層級拉高,讓更多市民正視文化議題和監察文化資源運用。
七月一日,文化戰事升級,文化人從此好唔得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