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地理和文明 - 鍾尚志

海闊天空:地理和文明 - 鍾尚志

我在新畿內亞的時侯,很多朋友都以為我身在非洲。當然,巴布亞新畿內亞是個被世界遺忘了的地方,被稱為「最後的蠻荒」。曾有人說,只有三種人會到當地,一是傳教士(missionaries)、二是僱傭兵(mercenaries)、三是和社會格格不入的人(misfits)。難怪朋友們都不知道這鬼地方在哪裏!
當地沿海的土著,在十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遠洋船隊到達時,才和西方的文明有最初步的接觸。島國的中部山區一向都被認為是沒有人的,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澳洲的探險隊才赫然發現山區不單有人居住,更是世界上最早發展農業的地方之一。世界上其他的農業發源地,比方中國、中東、北非等,都成為了人類文明的搖籃,為甚麼惟獨新畿內亞有了農業一萬年,但仍停留在石器時代?難道黑皮膚的土著,真的比不上白種人和黃種人?
原來島國中部的崇山峻嶺,把山區劃成一個個河谷,交通極不方便。千萬年來,每個部族都是各自發展,老死不相往來。新畿內亞有八百多個部族,體形、面貌、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都各有不同。語言有八百多種,卻沒有一族有足夠的人口可以達到社會分工來發展文字。土著們的腦袋,絕不比我們遜色,只是地理環境限制了他們的發展而已!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