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港經濟齊齊死火「攬炒」!香港首季GDP近乎零增長,內地29個省分中24個報跌。屬於百業之母的銀行亦拒絕放貸,4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僅6818億元,創今年最低。多項經濟數據亦嚴重走樣,專家認為,外圍經濟難改善,如中央不盡快放水打救,中港只會攬住一齊衰! 記者:石永樂
市場原先預期上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接近8000億元,結果只有6818億元,按年少增612億元,人民幣存款減少4656億元,同比少增8080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只新增1200億元。
內地新增貸款縮水
期內廣義貨幣(M2)增長12.8%,而狹義貨幣(M1)增長只有3.1%,幾乎是歷史最低水平。分析員指,4月份信貸偏弱主要因企業投資回落,社會對信貸有效需求不足,而另一方面,經濟出現下行風險,銀行對借貸亦較為謹慎。
除新增貸款,內地連日公佈的經濟數據亦令市場憂慮第二季經濟增長會「破八」。國家統計局公佈,4月份工業增加值按年增9.3%,為09年5月以來最低;零售總額增長14.1%,創06年11月以來新低。而1至4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2%,其中4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更只是增加0.77%。
內地今季GDP難保八
隨着多項數據公佈,美銀美林昨傍晚發表報告承認錯估形勢,修訂對早上對內地作出的經濟預測,將第二季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的8.5%下調至7.6%,全年的增長亦由8.6%降至8%。
事實上,內地近日29個省分首季經濟增長,當中24個出現同比下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首季各地經濟增速下降,除了宏調因素,還受累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內地進出口貿易下降,對東部地區產生了較大影響,而金融風險開始釋放,亦令貨幣的流通速度下降,此外還有產能過剩、成本上漲等結構性因素的影響。
「中國衰、香港衰」,內地經濟放緩,香港亦不能倖免,昨日公佈首季經濟增長只有0.4%,渣打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認為,主要因為外圍經濟疲弱及出口表現遜色拖累,香港的轉口貿易有一半靠中國,內地經濟放緩,香港好極有限,他表示,4月份內地經濟數據開始轉差,外圍挑戰加劇,短期內難望有反彈。
寶華世紀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師陳寶明亦指,中國被歐洲拖累,加上美國經濟呆滯,出口大減,同時影響香港的轉口貿易,可算「難兄難弟」。他續指,香港「可做的不多」,只有望中央出手,在貨幣及金融政策出手。劉健恒認為,「中央放水肯定幫到手」,美林預期,中央將會於第二、三季度推出多項措施刺激經濟,包括調低存款準備金率、保障信貸供應及加快新項目上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