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有位投資者發表致富史,由於過程相當傳奇,由8萬元起家,10年賺到500萬元,一時間令不少後生仔為之神往。
10年賺500萬元的例子,相信隨街都唔少,尤其在03年買樓者,有些人固然目光精準,但更多是儍有儍福,無意中買到好嘢,賺500萬元唔奇。近日爆紅的網絡炒樓自傳之所以吸引,因為本錢少至8萬元(很多人都有但唔曉點煲大佢),加上起家對象為分契劏房樓,又有一些慳佣奇招、篤爆衰經紀,令大家睇得有共鳴兼過癮。
筆者不想分析故事的真偽或者炒劏房道唔道德,但即使只有一半真,都正正反映了恒久的真理:親自走落各大社區、親身去接觸、感受市場氣氛。用心的投資者,常會為了證實一些主觀想法,不辭勞苦去行勻每個角落,扮鬼扮馬搵經紀、業主探虛實試底線。若後生仔薄皮、懶散,又豈能找出商機?
這位網絡炒家的發達之路,不是一般人能效法,就算給你們「二次創作」,都未必有成果,所以這些故仔,睇睇好了,路始終是靠自己行出來,而唔係睇了別人的故事,懶有啟發,自以為「學到嘢」就感覺良好。拒絕深入市場,你就只能等睇另一人的故事。
讀者 八王子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各界來信,以450字為限,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註明《家》樓民講場,請留聯絡電話。編輯保留文章的刪減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