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Me:博耳價殘趁低收集 - 高彰坡

FollowMe:博耳價殘趁低收集 - 高彰坡

1)甫踏入5月,恒指即由21385直落,再一次應驗「SellinMayandGoAway」的所謂「5月效應」。逆市思維的概念與策略如果經得起考驗,目前應是人棄我取的時候,當然,資金、勇氣、眼光與耐性,缺一不能收到最佳效果。
人類天生喜群居,動物亦然,羊群心理是一個不易抗拒的思維。在股市向下一試再試低位期間,要趁低買入,那種心理掙扎,非無超群力量的確不能辦到。支持低買信念的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對選吸對象的了解。全部股份(起碼接近99%)已處於一個較低水平,如何從洪流的沙石木塊中找尋質優股份,更是輸贏及回報高低的關鍵所在。特別是一場「民企風暴」,「地雷」處處,更添難度。這解釋為甚麼當前股市如斯低迷原因之一。

去年業績無走樣

對於博耳電力(1685)在短短半年內由高峯打沉達81%,一直深感奇怪。現經七個多月在2元與3月間橫行整固後,明顯已築妥較可信及較堅固的上升平台,與2010年10月上市後即處7元以上的缺乏根基有別,因此目前面對的應是另一個升浪的開始,而不是跌浪的前奏。認清方向,才是投資致勝之道。
博耳電力,並非發電股份,主要業務是設計及產銷綜合配電系統及提供節能方案,製造配電設備的相關元件與零件,客戶是從事基礎、建設、電訊、供水、污水處理、水泥及醫療的「龍頭」企業,業務可說是相當獨特,競爭不大,理論上估值應享有較高評價,亦即是在PE及PB方面有一定溢價。
上市初期,以招股價6.38元為基礎,股價很快升至9.10元,以2010年度(12月年結)每股盈利0.298元(人民幣.下同)及每股NAV1.756元衡量,PE最高升至24.8倍,PB也高站4.21倍,難以抵擋地心吸力已是意料中事,但在半年內累跌81%,卻又是另一個極端。
博耳2011年度業績並無因上市後而走樣,營業額10.14億元,增11.4%;盈利2.95億元,增幅更達36.8%,每股盈利0.327元,折約0.40港元,現價PE為6.7倍,已處於一個較合宜、可接受,甚至是相當吸引水平。

反彈目標4.52元

去年底NAV每股1.948元,折約1.37倍,以工業股平均PB值2.50倍計,起碼不是偏高,足以支持股價可在大市好轉時伺機向上,延續其大跌後的基本反彈目標,即向黃金比率0.382倍所在4.52元進發的過程。
博耳去年底有現金6.5億元,折約8億港元,去年10月曾計劃動用近10億港元收購新加坡上市的SMBUnited全部權益,盡顯急於擴展的決心,可惜告吹。博耳銀行貸款僅有3800萬元,大有條件加速發展步伐。以業務獨特及前景而言,目前是付出勇氣,趁低收集的時候!

中冶低位防守力強

2)中國中冶(1618)是另一隻上市後一直下跌的股份,尤有甚者,是博耳電力(1685)也有半年風光日子,但中冶則在掛牌後翌日已「摸頂」,隨即跌破招股價,一路「潛水」,至今小股東全體留在海底深處,若有呼吸的話,仍只能你眼望我眼,啞口無言。
中冶來頭大,母公司中國冶金科工業為國有企業,由40年代起已參與內地多個鋼鐵企業的建設工程,為業內「龍頭」,而中冶業務更劃分工程承包、資源開發、裝備製造與房地產開發。有此背景,有此業務多元化支持,難怪以6.35元招股仍引起哄動。

短線望1.85元

上市後首個年度(12月年結),盈利增20%,但2011年不繼,倒退20%至42.4億元(人民幣.下同),只比09年度的44.3億元稍低而已,但PE已由當年15.7倍跌至目前的6倍,相信低位守穩有餘,目前只是等待大市氣氛好轉而已。
中冶2012年度首季盈利進一步下降27.8%,若下半年仍無起色,全年盈利預測減少25%,每股盈利僅0.20港元,現價預測PE8.1倍。從走勢角度看,短線反彈可見1.85元。
高彰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