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環球金融市場的氣氛大為改善,各地股市自去年第四季的低位反彈,當中,亞太區股市的表現更是不俗。另一邊廂,美國近期公佈的數據大多呈弱勢,聯儲局表示維持低息至2014年的立場不變,市場更憧憬有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到來。如是者,高通脹勢將重臨,投資者宜思考保持手上現金價值,未來區內高息股料具潛力。
通脹往往是購買力的大敵。假設每年通脹率為3%,於25年後現金的購買力就會下降近50%;如通脹率為5%,購買力更只餘下三成。要抵抗通脹這可怕的殺手,股票的派息能發揮一定作用。根據統計,高息股的股息增長與通脹率呈正向的關係,換言之,通脹越高,股息增長亦越高,故能擔當對冲通脹的角色。
有助抗衡高通脹
亞太區內企業的負債水平偏低,其資本開支比率亦保持較低水平,亞太區內企業財政狀況穩健。再者,亞太區上市公司現時的估值相當吸引,以往每當富時亞洲指數(除日本)的市賬率跌至目前低水平,之後一年會有八成機會錄得正回報。另外,自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亞太區企業開始積極增派股息,贏得市場讚賞。目前亞太區企業平均派發的股息率約3厘,增長空間理想。
亞太區股票前景亮麗,而高息股的威力更強勁。投資亞太區派息股票的一大好處,是能一邊收息,一邊享受資本增值的潛力。
若論股息對投資者整體回報的影響,股息增長率有很大貢獻,投資期越長,股息的重要性越高。股息策略有其吸引之處(見圖),以五年的投資期而言,近八成股票的回報均來自股息率及股息增長。再者,看過去10多年的數據,股息策略僅錄得三年跌市,且近年更有跑贏大市的走勢。
剛才提到,受到經濟增長、工資上升、食物價格等因素影響,亞太區通脹率或會長期處於較高水平。股票入息策略除了能做到資產增值的效果,亦能抵抗通脹。一般個人投資者未必有足夠時間和精力,就各地市場、行業、以至個別企業作出最有效篩選及分析,因此大家不妨考慮由專業團隊管理、能捕捉亞太區派息股票基金。在等待升市帶來資本增值同時,追求較穩定收入。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