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台灣印象 - 高慧然

韓寒台灣印象 - 高慧然

大陸作家韓寒首次去台灣,去了三天,回來後在網絡發表了一篇文章《太平洋的風》,寫他對台灣的印象。有趣的是,這篇文章還沒寫完,韓寒急不及待告訴讀者他正在寫,讀者們已在網上引頸顧盼。韓寒的激動和讀者的激動都是顯而易見的。對於初次見面的台灣,韓寒有太多話要對讀者說;對於一向神秘的寶島,讀者充滿窺視慾。至於韓寒的雙眼看到了甚麼,心中有甚麼體悟,更是大眾熱切渴望了解的。
韓寒以一個普通遊客的身份,寫了他在台灣三天接觸到的普通人:眼鏡店職員、計程車司機、快餐店老板等等。這些人給了他極大的震驚。到台灣當天,他陪朋友去路邊眼鏡店配眼鏡,老板告知要幾天後才能取,得知他們是遊客,希望第二天可以取回眼鏡,老板對幫不到顧客深感抱歉,送了韓寒的朋友一對隱形鏡片,讓他暫時應急。台灣人的善意讓韓寒這個自認「總是把人往好裏想的人」也嚇了一跳,他的本能反應居然是──我靠,哪有這種好事,這裏面是有甚麼貓膩吧?咱還能走出這家店的店門麼?
同樣的震驚也出現在他把手機遺留在計程車上,被司機送回酒店前台時,他用「石化了」形容自己的反應,還想付酬勞給司機,被司機拒絕了。在台灣人,或很多地方別的人看來,撿到手機還給失主是正常不過的事,不還才是不正常的吧?韓寒的本能反應讓我為他感到難過,也讓他自己深感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