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過一部粵語陳片《小寶寶七戲烏龍王》(珠璣導演、李願聞編劇)。經典的馮寶寶加梁醒波鬥氣本色。現在看來當然覺得寶寶老積,烏龍王又誇張──不過甚具當年時代氣息,拍於1960年,童星和丑生王都大紅,而《烏龍王》原乃出名的漫畫。
為什麼提起?因為香港文化博物館有漫畫家雷雨田(1926~2008)的珍貴文物展覽,雷逝世後其家人把老先生的漫畫原稿、出版刊物、小說手稿和電影相關資料捐贈,所以得知《烏》原來1946年已在廣州面世,其諷刺性趣味性深受省港澳一帶讀者歡迎。
梁醒波光頭肥佬二撇雞,一身怪異唐裝,為人貪婪縮骨恃強凌弱沙塵白霍,竟如量身定做。以小寶寶為首的街童們,設計戲弄,搞到七個一皮。不過最後二人結為誼父女和氣收場。還是比較單純的年代,無秋後算帳這回事。
烏龍王身邊有不少豬朋狗友,如佐治張(鄭君綿)、盲公保(張生)、蘇絲王(鳳凰女)、消魂柳(李香琴),還有巴辣星、尖咀茂、連容騷、何必笑、大頭仔等,望名知其形象。
(該展覽至六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