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古史 - 陸離

「中大」古史 - 陸離

左丁山師弟說,何萬森師兄是中文大學遠古歷史的「字典」!謝謝師兄日前寄來《聯合邁進》一書,極具參考價值。事緣明年是中文大學五十週歲,師兄與「中大護法」左丁山會「有啲嘢做」。我就在電話裏說,是呀,是呀,中文大學四十週歲,我有緣看了紀念話劇與特刊,當時就有點覺得,我們作為中大成立之前「三」屆「試金石」,緊張辛苦上戰場,考得好,就有中文大學,考不好,中文大學就要押後成立,怎麼隨着時光流轉,我們就全給「遺忘」了呢?不巧後來意外要頻頻趕稿,又年紀大了,於是思前想後,諗多咗,就晚節不保了,有三數件事情,就人不知而「慍」!於是氣冲冲寫了出來,比如「藝術節40年」,是我千辛萬苦「提醒」一定要清楚寫明是第幾屆!這是香港文化的累積!又比如「法影節40年」,也是我「提醒」中間人事變遷,數錯了!如此,「藝術節」近十年補上第幾屆,這要多謝「演藝學院」前校長盧景文先生;「法影節」近十年更正第幾屆,這要多謝GerardHenry先生。如今中文大學五十週歲,更要多謝何萬森師兄與左丁山師弟,或可回顧一下中大辛酸史。蓋未有「三院統一文憑試」之前,若要補拿學位,要重讀四年!我那屆要重讀一年或兩年,已失憶,因我成績優異,為「中大」打勝仗,要我重讀重考補拿學位?侮辱!我猜想這就是少許的「新亞精神」吧?錢穆先生反對成立中大,但為同學「學位+生計」,協助成立中大,即辭職,這,當然肯定就是「新亞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