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的初夏,方太發現家中露台的比利時杜鵑花竟有一對斑鳩在築巢!那年夏天,風雨特別大,牠們在屋簷下安然躲過了,每天還有麪包碎吃,始後每年飛回來,還生了四隻小斑鳩。女兒方寶妮(Bonita)笑說:「連雀仔都知道,十一樓這個女人,特別喜歡湊仔!」
記者:周燕
攝影:陳盛臣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普通媽媽
方太方任利莎,是幾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一介師奶,因為教煮菜而家傳戶曉。女兒方寶妮(Bonita)常常被投以羨慕眼光,「你就好喇,你媽媽是方太!你就好喇,你媽媽煮菜咁叻!」Bonita不解,也不認同,因為對於他們五兄弟姊妹,方太只是一個普通媽媽,「媽咪份工只是給你見到,她的工作,跟天安門的武警,或者銀行的巴基斯坦守衞都一樣,不是甚麼bigdeal。」方太也會催促孫仔早點回家,也會叫仔女不要亂花錢,會疼也會罵。不同的可能是,方太有個懂得欣賞母親的女兒。
Bonita排行最小,還是單身,跟媽媽相處時間最多,連她也自嘲裙腳。過去十年,她長駐內地工作,晚上睡覺時,想起媽媽會哭起來。後來在北京工作,每個星期都堅持飛回香港陪媽媽,「星期五最遲乘七點機,有時delay,回到香港已經凌晨一點,星期日下午三點乘車去機場,再搭五點機飛回北京。」她算過,每星期有39小時可以陪老人家。母女想旅行,一個從北京飛來香港,一個搭車去機場,相約在禁區,多浪漫。Bonita說:「侍候父母要像談戀愛!」
永遠八歲
生日年年過,很多人已經不當一回事,「有些人不在乎生日,我覺得很不孝,即是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意義,那給你生命的人一定很難過。」今年生日,方太特意做了一頓飯給女兒,四道菜:紅燜豬肉、雞蛋和豬膶,分別寄意有油水、綿綿不絕和潤澤;另一道菠菜炒百頁(切成薄條狀的豆腐),取百歲常青之意。方太是江蘇人,這是家鄉為小孩做生日的傳統。Bonita問那時她幾歲,方太說:「你八、九歲吧!哥哥就十四、五歲。」現時方太最小的孫子都十八歲了,她還是覺得兒女是小朋友。百歲常青,在母親眼裏,無論多大多老練,都是小孩。
Bonita回憶起從前,「一歲左右,我們住在政府宿舍。我坐在盆仔中,望出外邊是走廊。有個女人不斷跟我說話,日日幫我冲凉,還用手指替我繞頭髮。」方太記得,小女兒出世時有很多頭髮,還是鬈曲的,「我捨不得剪掉,到一歲左右,頭髮長得很長,我便繞起她的頭髮,所以她頭上有一道是彎彎的。」此後,Bonita知道跟這個女人不能分離,「有次午睡醒來,我找不到媽媽。大家姐找來一張媽媽的相片,她穿着長衫,丁字腳站着。我當時不會說話,但心想這只是照片不是媽媽。我哭,直至大哥把我抱到士多走一圈。」女兒黐媽媽,很幸福也很難得。但方太總是希望把小女兒嫁出去,「她有次對我說:『我都好想搵個男人畀你,但我唔知個男人喺邊!』我覺得我媽媽好cute。」Bonita對媽媽說:「你結過婚又離過婚,你覺得結婚容易嗎?她也承認不易,而且結婚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但她總是覺得老來要有伴。我說,說不定她早死,或者她有病我要照顧她。」方太出身名門大家族,「那要看仔女的領悟,我挾件豬肉畀你,你可能說我令你膽固醇高。這就是古老人所說,看你有沒有福氣了。」
孝順是花紅
Bonita說媽媽是她最好的朋友,彼此完全沒有秘密,「兩代一有不快樂,有些仔女就說你不疼我,有些媽媽說你是衰女。但無論我們意見多不合,都不會把事情看成你不疼我。」
問Bonita如何慶祝母親節,大概很多餘,每天都做的事,就已經不是一回事。方太很坦然,不把孝心當回事:「孝順是講心,不是今日買件餅給你就是孝順,無用的。我幸運的是有工作,不用依靠仔女,當然我的仔女很孝順。我不要求他們給我甚麼,他們給的話,我當是花紅。有花紅就開心,沒有就罷就!」
Bonita說起有回在大牌檔看到一家三代,祖母抱着孫兒,兒子喝令祖母不要阻人。方太說:「她靠仔女食飯,如果我是她,我定會立刻把孩子交回他!出去打住家工都唔靠佢食飯!」方太常說,不要希望仔女回報,「如果你希望,當你得不到時,就會有恨,就會跟仔女關係不好。」活到這把年紀,方太仍相信每天都是第一次:「做媽媽,是沒有學校教的,或者從父母身上學來,但時代轉變了,父母方法未必對。我跟子女一起摸索長大,他們第一次做子女,我也第一次做媽媽。」
方太一直說,她上電視,不是要做甚麼偉大事業出來,不過因為當時子女開始長大,希望掙錢給他們上課外活動。但再疼子女,她也不相信老來從子這一套,「我從艱苦走過來,他們爸爸不是掙很多錢,到今天,他們都可以自立了,我覺得我要為自己,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的事,仔女可以一起商量,但話事的是我自己。」
我不是你媽媽
八十年代,丈夫跟方太離婚,後來娶了一個菲律賓人,生了一個女兒。兩夫妻相繼離世,孤女如何是好?有人說把女孩送回菲律賓,方太只想到在貧窮的地方,孩子前途不會被珍惜,把前夫的錢花光後,女孩只會走上跟千萬家傭同樣的路,於是把女孩留下來。「她問我,可否叫我媽媽?我說我不是你媽媽,你有你的媽媽,叫我auntie好了。」
踏入初夏,方太露台換來開得燦爛的一仗紅,兩母女都不知道六口斑鳩會否再飛來過冬,但早已叮囑家中的大貓嘉嘉別亂抓,因為都是自己人。
回憶之菜式
母親節臨近,這兩道勾起不少回憶的簡單家常菜。一道是「百歲常青」,在方太家鄉,小孩生日都吃這菜;另一道是「芝麻蝦」,Bonita記得小時候放學回來,就吃到這個香口的炸多士。
百歲常青
材料:厚百頁5張、菠菜半斤
調味:生抽11/2湯匙、糖1茶匙、水3/4
做法:
1.百頁切成約1公分寬的條子。熱水加入少許梳打粉,將百頁泡軟,冲洗乾淨,捏乾水份,待用。
2.菠菜切段,洗乾淨,保留菠菜根。
3.用2湯匙油炒百頁,加入調味料煮至水份剩下約1/4杯,盛起待用。
4.用少許油、鹽略炒菠菜至半熟,加入百頁,炒至菠菜全熟。
芝麻蝦
材料:蝦仁6両、麪包4片、白芝麻約6湯匙
調味:鹽1/2茶匙、麻油少許、胡椒粉少許、粟粉1/2湯匙
做法:
1.蝦仁用鹽洗淨,抹乾,拍爛搗成蝦膠。
2.將調味加入蝦膠內拌勻,放入雪櫃雪凍約半小時。
3.將適量蝦膠搽上麪包(約2-3分厚),蘸上芝麻,切去麪包皮。
4.用中火將芝麻蝦炸至金黃色,分切成小塊上碟。炸時以芝麻面先放入油中,然後再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