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宣病逝掀美髮革命 Bob頭解放女性

沙宣病逝
掀美髮革命 Bob頭解放女性

英國髮型大師維達.沙宣(VidalSassoon)與癌魔抗戰多年,終不敵血癌離世,終年84歲。憑着一把剪刀,一支風筒,沙宣創造清爽易打理的「Bob頭」,從繁複燙髮之中解放女性,更一手打造美髮王國,把「飛髮佬」升格成潮流教祖和藝術家,沙宣大可在癌魔面前驕傲地說他此生無憾。

沙宣2004年戰勝皮膚癌,2009年診斷患上白血病,仍把工作排得密麻麻積極面對,但始終不敵血癌,前天(周三)在家人陪伴下,於美國洛杉磯家中辭世。

【沙宣VidalSassoon1928-2012】
沙宣把大半生都奉獻給美髮事業,改變髮型概念,提升髮型師地位。
美聯社

沙宣為「迷你裙之母」瑪麗關剪五點式髮型。
互聯網

沙宣1968年為接拍《魔鬼怪嬰》的米亞花露剪「小妖精」短髮。

與癌魔抗戰多年 不敵血癌

沙宣國際創作總監海斯,對沙宣不敵血癌逝世表示惋惜:「業界痛失一位有遠見和充滿創意的天才,世界也失去一位奇人,世上鮮見像沙宣那樣帶來深遠影響的人。」沙宣的美髮革命,由他1954年學滿師在倫敦開設個人首間髮型屋開始。當時女性流行像「蜂巢頭」誇張熨髮,終日要在髮卷和看似血滴子的烘髮罩下打理頭髮,沙宣想出剪髮就是一切的革命概念,依照客人的頭骨形狀,配以幾何形狀,把頭髮剪出多層次,就算狂搖頭,髮型都會還原,洗後又免熨,省卻打理工夫,把光顧髮型屋的頻率由一星期三次,變成四星期一次。
「我的意念是將形狀剪進頭髮,把頭髮當成布料,拋棄一切多餘元素。」沙宣說過:「婦女要去工作,她們正開始取得權力,再也沒有時間坐在烘髮罩下。」革命概念髮型初出現時,難免遇到抗拒,但與1960年代婦解運動同時冒起。《Allure》雜誌總編輯韋爾斯說:「他在完美時機出現,婦女頭髮解放時,亦是她們生活解放時。沙宣是元祖級女性主義者之一。」

沙宣1969年在美國小石城即場示範。

沙宣展示他1976年創作的新髮型。

沙宣亦得到一班名人大客追捧,包括阿娃嘉娜(AvaGardner)、烈打希和芙(RitaHayworth)和伊莉莎伯泰萊(ElizabethTaylor)。他為「迷你裙之母」瑪麗關(MaryQuant)設計的「Bob頭」,成一代經典,吸引無數婦女模仿,令「搖擺倫敦」成為全球潮流時尚之都。68年獲邀以當時天價5,000美元為米亞花露(MiaFarrow)拍《魔鬼怪嬰》剪「小妖精」短髮,令他聲譽更隆,他手上的風筒亦變成標準裝備,將烘髮罩送進博物館。
「用剪刀為一頭頭髮剪出造型,是一種藝術形式,是藝術追求。」沙宣不止將理髮變成一門藝術,更變成一門大生意,創業初期就在歐洲巡迴示範宣傳,成名後他在英美開設更多髮型屋,又以己名作品牌,推出洗頭水和美髮用品,宣傳口號「我們的光釆來自你的風釆」。1970年代移居美國配合業務基地轉移,也成立沙宣學院,教導各地新晉髮型師依照頭骨結構剪髮之道,在英、美、加拿大、德國和中國都有分校。

沙宣先後四次結婚,與第四任妻子龍妮結婚十年。
路透社

沙宣在中國也開了髮型學院,1997年在上海表演。
路透社

瑪麗關:髮型界的Chanel

縱橫髮型界超過半世紀,不同年代的人都對沙宣讚不絕口。瑪麗關形容他是「髮型界的Chanel」。徒弟米歇爾說:「沙宣就像哥倫布,用他的剪髮體系發現地球是圓的,讓後人可追隨。」紐約名髮型師布蘭迪說:「他改變了美髮的世界,他肯定是歷來最有創意的行家,為今日的名人髮型師帶領前路。」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