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對香港的歷史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天,45年前的五月六日,在新蒲崗爆發了勞資糾紛,繼而暴發了殖民地香港百年歷史以來最嚴重的暴動。45年前和45年後的這一天,對我都是一生難忘,從前,我一個才十多歲的孩子,捲入了這場暴動,今天,在「67動力」的安排下,我參與了「67死難者」的集體公祭。67年暴動死了50多個人,這是政府公佈的數字,其中的20多位死難工人遺體被當時的港英政府藏在和合石的一個沒有名字的墓地裏,只在墓地旁種了一棵非洲蘭作為記認。這其中有一位香港紡織染工會的工友徐楓,紡織染工會很有心,一直不離不棄暗中追尋這一位工友的下落,終於在1973年發現了這個秘密,感謝當時的貪污,工會買下了一塊風水地,把工人們重新安葬,而且在此後的每一年,都有工友去死難者的墓前拜祭,這個感人的細節,我在這個公祭會上才第一次瞭解。
對香港的主流社會,只知道在暴動的時候暴徒不負責任地放炸彈,還有一位被暴徒打死的播音員林彬;45年後,我才瞭解當時的社會真相:因為這一場暴動,香港才有了第一部勞工法!社會的進步,總是不可避免地扎根在流血犧牲上,從前和現在都是如此,這是一個永恆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