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與揀車從來都是既興奮又矛盾的過程,花不少心思搜尋心愛的車款,但又怕遇正啲積木車、水浸車,就算是全新車,最近都有歐洲品牌出現生銹報道。想買車買得安心,最緊要就係抑制興奮的情緒,做足檢查工夫,至於點先檢查得好,今次就有專人教路。
記者:蕭漢祥
攝影:楊錦文
Model:ViviTam
抗興奮 驗車三部曲
無論是買新車、易手車還是水貨車,最後階段必然是「畀錢」同「攞車」,其實呢一刻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新任車主往往都會被開心興奮的心情冲昏頭腦,而忘卻收車時都需要作最後的驗車,兩三日後清醒過來才識得為愛車驗身都為時已晚,後悔無細心檢查。所以,今次搵嚟合誠汽車、曾擔任易手車及現任新車部的銷售經理楊永康先生,講解驗車三個步驟、九個蠱惑位,讓大家買車前後懂得簡單驗車。
一 檢視車身瑕疵
首先檢查車身外殼,由頭至尾、由頂至底反覆檢驗,最好帶定電筒用光掃一掃車身,若然有凹陷或花痕就即時現形。不過楊經理話任何車行賣車,通常車身保養或重修功夫做得最足,問題不大。
二 鬼面罩污迹
經理話坊間的水貨行、易手車公司若要出售的水浸車,如果是懶到出汁的話,有可能可以從車頭鬼面罩上的水迹、浸過的泥沙迹觀察得到。不過,他強調咁簡單的問題通常任何車行都較少犯錯,畀你睇到至奇。
三 B柱內現水浸痕迹
內櫳檢查的目標通常都只是尋找水浸車的痕迹,經理話若果識得拆車,可以拆開B柱的覆蓋膠板檢查,因為柱內較難進行清潔,如果是水浸車的話,水浸痕迹與水浸高度都會在柱內顯示出來。
四 尾箱暗格藏泥沙
一般水浸痕迹都會在一些鬼鼠位,打開尾箱收藏的暗格,經理話較難清潔的邊緣位置,例如後備軚下、焊接位等有可能殘留水浸及沙石的痕迹,呢啲真係叫做蛛絲馬跡呀。
五 核對車身號碼防鬼車
車身號碼就等於汽車的身份證,一般都刻在頭冚近擋風玻璃位置。雖然銷售員通常都會主動向車主提出核對文件與車身編號,但當然有一些俗稱「鬼車」就除外啦,所以這個環節都要記緊檢查。
六 散熱網現水浸線
另一個較難完全清潔的位置,就是引擎前方的散熱網,楊經理拍晒心口話呢個位最易察覺到一條浸水線,從而斷定是否水浸車。
七 水浸發電機難清潔
俗稱打南磨的發電機,由於結構較多疏孔,一旦浸水後泥沙容易走入發電機內部。經理表示由於修葺水浸車可能花費不少,所以往往都係修理較便宜及簡單的部份,相反難更換及費用昂貴的地方就可能發現痕迹,簡直是水浸車最易露出馬腳的地方。
八 檢查底盤防銹層
雖然買新車並不能升起部車檢查車底情況,但俯身望一望都可以留意到有無出現問題,例如底盤的防銹層尚有多少?底盤的螺絲孔有否積存泥沙,楊經理話車底係體現部車健康狀況的最佳部位之一。
九 制動系統銹蝕
購買水貨車及易手車要特別留意制動配件,例如煞車碟及卡箝有否出現過份銹蝕情況,有可能導致卡箝開合不暢順,影響行車安全。若同時出現過度生銹亦反映部車可能曾經被水浸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