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債務纏身意希入歐元區 德自招惡果

准債務纏身意希入歐元區 德自招惡果

法國和希臘大選過後,掀起反緊縮運動風潮,加上希臘政局不穩,令歐債危機重現。過去兩年,希臘多次引爆債務危機,令市場揣測歐元區瀕臨瓦解,究其原因,都是始作俑者德國造成。據德國被迫公開的政府機密文件顯示,當局當年明知意大利和希臘沒資格加入歐元區,但基於歐洲一體化,讓他們加入,自招惡果,導致德國今天成了肆意揮霍國家的提款機。

為推動歐洲一體化 一意孤行

德國《明鏡周刊》前天(周二)成功迫使政府公開1994至98年間數百頁機密文件,顯示時任總理科爾(HelmutKohl)的幕僚,在歐元1999年啟用前,已對歐元區成員國的財赤和債務狀況表示憂慮,特別點出意大利和希臘的債務水平偏高,擔心他們是一枚隨時會爆炸的計時炸彈。
幕僚指,當時意大利推行的緊縮措施,只是「粉飾櫥窗手法」,例如1997年2月3日財政部文件指出,意大利的「結構成本節省措施,已差不多完全被省去」;同年4月22日,官員又指,「意大利似乎沒可能履行歐元區的準則」。
幕僚最後更得出結論:意大利無法符合「永久而持續的削減赤字和債務」的條件,若讓意國加入歐元區,會對歐元構成「特別風險」,但當時科爾為了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對這些警告都視而不見,一意孤行讓意大利和希臘加入歐元區。
事實上,意大利在加入歐元區後三個月,終承認賬務有問題,而希臘在加入歐元區前和之後,一直不斷造假賬,沒有認真推行符合加盟的改革。
報道指,科爾當時為盡快讓歐元啟用,「誤導了德國公眾和聯邦憲法法庭」,結果導致歐洲今天走進財政的死胡同,而德國也自食其果,為避免歐元區解體,要肩負起拯救債務纍纍的成員國重擔。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