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老人至難過的時間除了病痛便是無人探望的無邊寂寥。最難堪的時刻;見到親人朋友來訪,喜形於色,可維持得極短;伸出迎接親友雙手很多時不一定獲得回應,在空氣中被冷待,停在半空,無奈;空手而回。
百發百中,自從偶然留意到這段尷尬時刻,特別關注;熱情緊接老病者雙手的親友,再假也有個限度。能夠擁抱親吻那便是住院者當天一道彩虹。與病床保持三呎距離,聊勝於無的揮手與可無可有的問好與笑容明顯牽強卻最普遍。跟朋友聊起這片人間冷情小風景,熱血女青年即時發作:「咩嘢人嚟㗎?不想探病便咪去啦,雖然說是親人,又非傳染病何必咁勉強?不想去,就讓病者學習孤獨寂寞,無謂惹他們失望只因溫情假像……」說得真好,探病需真心,逗留那麼「寶貴」三,五分鐘卻令病者伸出雙手而回報以空手而回,那傷痛無言而深邃。
猶幸母親的子女孫兒在國外生活久,習慣親密身體語言;擁抱,吻面頰,吻額頭,牽手輕談;末了,她也會在我們雙頰甚至手背實在而溫馨留吻,親情盡在不言中。
觀察探病親友之餘,留意醫護人員亦是另一番風景。屯門醫院是一所平民得很的醫院,既無名牌私家醫院的貴氣,病者與訪者也難得星光燦爛,所以私家病房乾脆撤退。難得醫生,護士甚至助理都基本上相當友善,以病人數目遠遠超出他們本身作為一個人的能力負荷,依然以最低限度的熱誠面對每天可能發生的一切變故,聽他們一聲聲像朋友般用病人底名字答應,不止一次想說;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