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萬拓電子書 一石二鳥

五千萬拓電子書 一石二鳥

【本報訊】教科書與教材分拆定價失敗,教育局轉而開發電子教科書市場,將豪擲5,000萬元賭一鋪,資助大專院校等非牟利機構編製電子書,每套最多資助400萬元,預期2014年上市,中小學可免費得到教師版本,局方料電子書成本比印刷版便宜至少兩成。
教育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撥款5,000萬元推動電子書。局長孫明揚批評教科書市場嚴重扭曲,當局此招是釜底抽薪,「可以一石二鳥,起動新書市場,又優化教與學。」顧問報告稱電子書成本比印刷版低兩成;若有三成學校選用,成本更可進一步攤薄。

院校下月可申資助

非牟利機構下月起可向教育局申請資助編製電子書,機構出資一元、可得教育局資助一元,每套最多資助一半成本或最高400萬元,預計至少資助12套電子書。教育局將按質素為先、定價承諾為次的原則審批。
受資助開發機構需向學校免費提供教師版本,並給予教育局和公共圖書館使用;學生需購買使用權,電子書須設可列印功能,學生或需向校方付列印費。該局指現時一般課室有教師電腦及投影機,未來在課室增設多五台電腦已可應付電子教學,毋須等待一人一機才推行。
現時教育局列出小學和初中共32個科組合編製教科書,並不包括高中用書。私營機構也可參加開發計劃,雖不獲資助,但毋須提供免費版本,經評審後的電子書列入適用書目表,供學校選用,可優先搶佔市場。
多年來電子教科書「只聞樓梯響」未成功開發。香港互聯網協會創會主席莫乃光認為,傳統教科書有評審機制,不少老師及家長認為傳統課本較有保障,令電子課本難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