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擱淺 今年首宗

中華白海豚擱淺 今年首宗

【本報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鯨豚擱淺行動組」接獲今年全港首宗中華白海豚擱淺個案,行動組上周六接報到汀氿橋西面的麗都灣,發現一條體長103厘米的雄性白海豚屍體,初步相信是一條年幼白海豚,由於屍體發現時已嚴重腐爛,暫時不能確定其主要死因。

鯨豚擱淺行動組的獸醫於現場抽取樣本。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圖片

長103厘米疑幼豚

鯨豚擱淺行動組當日已抽取中華白海豚屍體的牙齒、肌肉及頭骨樣本作進一步化驗。由於初生的白海豚體長約1米,故推斷被發現的白海豚屬幼豚。在白海豚以外,保育基金於上月底接到三宗江豚擱淺個案,皆是體長111厘米至120厘米的年幼江豚,估計剛度過哺乳期,今年的江豚擱淺個案已增至18宗,當中有10宗在4月份發生。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副總監吳守堅表示,06年至今已處理了191宗鯨豚擱淺個案,當中30%為中華白海豚,以體長101至120厘米的年幼白海豚最為常見。
吳守堅指出,白海豚主要於夏秋期間繁殖,目前正處白海豚的繁殖期,或會接獲更多白海豚擱淺個案,呼籲發現鯨豚擱淺的市民,盡快致電政府1823「鯨豚擱淺熱線」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