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奧朗德改革能走多遠? - 盧峯

國際Z世代:奧朗德改革能走多遠? - 盧峯

幾年前,政治學者RonaldTiersky為已故法國總統米特朗(FrancoisMitterrand)寫了一本傳記,特別提到他在任期間推動的重大轉變,包括在八一年當選後令法國經濟大幅向左轉,希望為法國打開一條新的道路,成為其他國家的楷模。按Tiersky的說法,米特朗當選不到一個月就大刀闊斧的落實重大改革,第一炮是大幅提高最低工資、養老金及兒童生活津貼。上任後一個月,米特朗政府更拿出五大綱領改造法國:提升社會福利、國有化銀行及重要工業、向地方政府放權、工人參與管理企業、政府全面規劃經濟發展。
米特朗跟他的經濟智囊相信,整套計劃既可以改善民生經濟,又可以提升法國的國際地位,令法國模式成為美蘇兩大陣營以外的另類選擇。很遺憾,好意代替不了無情的經濟現實,走另一條路的代價更是遠比任何人的想像都要大。整套計劃開展不到幾個月,法國貨幣──法郎就不斷被市場拋售,幣值不斷下降,形成重大的貨幣及經濟危機。掙扎又掙扎,拖延又拖延,米特朗及他的左翼政府最終敵不過市場及經濟壓力,被迫放棄走另一條路。並逐一改變上任後的多項政策。到八四年中即上任兩年後更撤換代表左傾經濟路線的總理,放棄整套實驗。
剛當選法國總統的奧朗德(FrancoisHollande)是米特朗的愛徒,他的政綱及施政理念也跟八一年時的米特朗有不少類似的地方,包括加強政府對經濟特別是金融市場的管理,提高對富人的徵稅以減少貧富懸殊,放寬緊縮政策振興經濟等。不過,這些措施跟德國大力提倡的緊縮政策唱反調,也很容易令市場對歐債問題重新關注。近幾天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反映的正是這份憂慮。
奧朗德如何落實、如何取得德國、歐元區其他政府及市場的理解將成為他上任後最大的考驗。假若奧朗德像師傅米特朗那樣不顧一切全力推動法國向左轉,法德兩國原來合作無間的關係肯定會出現裂痕,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難免回升,令法國面對重大壓力。奧朗德會否步米特朗的後塵,在經濟、市場壓力下來個政策大轉彎誰也不知道,唯一能確定的是金融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都不可能平靜下來。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