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大白菜售價,竟能買一斤半五花腩!」踏入5月,理應下降的菜價不跌反升,售價甚至比五花腩更貴,令每日提着菜籃到街市買餸的主婦十分頭痛。菜農稱,今年初持續低溫令產量減少,而油價急漲亦令運輸成本增加,推高菜價。
按往年的規律,春季天氣回暖,蔬菜進入生長加速、大量上市季節,可是在山東濟南的超市的菜價卻從3月下旬起節節上升,一名在買餸的主婦埋怨說:「五花腩才10元(人民幣.下同)一斤,一棵大白菜卻賣到15元,都頂得上一斤半豬肉了!」在濟南的蔬菜貿易公司負責人亦稱,這種情況十分罕見,紅蘿蔔批發價升至每公斤2.4元,比去年同期升2元,而白蘿蔔的批發價亦升至2.7元,比去年升2.1元。
在蔬菜的原產地廣西,菜價比往年貴。南寧五里亭蔬菜批發市場的統計顯示,大白菜去年每公斤批發價只要0.4元,現在升至1.8元;番茄則從去年每公斤2.2元升至今年的4元。
價格急升,在山東蒼山種植番茄的菜農張學生稱,今年春天溫度一直寒冷,番茄不開花,而結出來的小番茄一直掉到地上。廣西南寧的菜農韋文昌亦稱,今年初當地的氣溫偏低,令蔬菜產量減少。
油價上漲推高成本
除了產量減少,運輸成本大增亦令菜價一直上升。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表示,內地近期兩次加油價,均推高菜價,按照推算油價每上漲4%,蔬菜種植的成本就要增加3%。但有菜農稱,目前內地蔬菜的流通環節太多,每個環節加價5%,菜價有時會被增加一倍。
對於這次罕見的菜價急升,有專家認為這反映產銷信息混亂,令農民無所適從,無法適應市場變化;山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衞國亦稱,蔬菜產銷的環節太多,當局應建立直銷體系,像曾在廣東實行的平價菜店,可令菜價平15%。江蘇《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