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半新股洗倉潮未完,更有由民企延伸至本土企業迹象,盈喜股現代教育(1082)三日瀉35%,盈警股米蘭站(1150)兩周跌12%,嚇窒投資者。分析指出,部份在新股上市前以大折讓入股的大戶,會因水位漸降而斬纜,半新股隨時低處未算低。
洗倉潮蔓延至港企
半新股早前被視為爆煲民企溫床,但在低殘股份已見喘穩、甚至回彈之際,洗倉潮卻蔓延至部份港資企業。去年5月上市的米蘭站兩個月爆跌四成;上市10個月的現代教育走勢反覆,過去兩個交易日分別暴瀉13%及18%;另外,豪特(6880)、必瘦站(1830)及理文手袋(1488)上周五亦跌逾3%,上市不足三個月的必瘦站更累跌近三成,為今年表現最差半新股。
靈獅控股主席黃偉康表示,半新股遭詬病的因素,已由去年中的定價過高,變成質素惡劣,他亦相信,部份股份在累跌兩至三成後,跌幅不但不會停止,更會跌得更急,因上市前以高達兩至三成大折讓買貨的大戶,或會隨即掟貨。豐盛融資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國英亦認為,股份獲市場關注度低,料是獲配股的大戶沽貨,觸發股價大瀉。
事實上,據本報統計去年及今年逾90隻主板上市新股表現,發現2011年上市的新股,縱然部份已隨大市回升,但潛水比例僅由去年底的約八成,降至65%,大挫逾四成的仍佔26%,翻身路遙。跌幅最慘重者為泰凌醫藥(1011)、順風光電(1165)及中國金石(1380),幅度逾七成,其中金石上周五再瀉8.6%。
今年新股近半潛水
縱然恒指今年累升15%,但今年上市新股繼續積弱,約47%至今仍潛水,除必瘦站外;西王特鋼(1266)及皓天財經(1260)累積跌逾兩成,表現同樣弱勢。匯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熊麗萍認為,新股熱潮降溫,加上貨源普遍集中,倘一段時間未見公司有特別業務上的動作,已可成投資者沽貨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