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過一整季「沉睡」的恒大地產(3333)再使出以價換量策略,將4月份合同銷售推高至81.9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單月銷售高位,按月大增1.03倍,但每平方米均價卻創新低,只有5931元。有中資分析員坦言,有關價格相信已貼近成本價,長期難以維持。
事實上,由於1月份以銷售貨尾為主,恒大單月銷售均價已首度跌破6000元大關,至5956元,但當月合同銷售額不多,只有22.2億元,對公司整體均價影響不大。但以上月合同銷售81.9億元計算,相當於公司首季銷售的總和,令均價由3月份的6392元拖低至6140元。
潤地上月售樓額跌30%
分析員指出,恒大產品價格一向較為敏感,卻未料到公司「一下子減咁多」,但目前市況仍欠佳下,銷售成績對公司確實較重要,只要不保持全年低均價,則對盈利影響不大。累計今年首四個月,恒大合同銷售金額164.5億元,僅完成今年目標20.67%。
此外,藍籌股華潤置地(1109)上月銷售似乎亦跟市場回落,瑞信引述公司管理層預計,4月份合同銷售略低於30億元,按月跌30%,主要因3月份強勁數據令基數較大。
其他內房股4月份銷售全線按月下跌,其中較具規模的世茂房地產(813)銷售按月跌5.65%至40.57億元,首四個月銷售113.61億元,按年增33%。越秀地產(123)銷售亦按月跌22.66%至15.67億元,累計首四個月銷售46.97億元,完成今年目標100億元中近47%。中渝置地(1124)上月銷售按月減22.25%至4.8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