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SPENDER:一紙一印記

BIGSPENDER:一紙一印記

從釣魚台至近日的沖鳥島及南海黃岩島,中國與鄰國有關專屬區域的爭議不休。航運公司老闆譚廣濂,40年來收藏近千幅與中國有關的古地圖,他厭倦俗世紛爭,只沉迷古地圖的靜謐世界。
記者:黃碧珊 攝影:程志遠

年近七旬的譚廣濂,家中及辦公室都有特製的書櫃,專用作存放他收藏的古地圖。他讀地理出身,從事船務,40年前被公司派到日本工作十多年。在當地的古書店發現很多流落彼邦的中國古地圖,一張張發黃的歷史印記激發他的思鄉之情及民族感情,開始收集太平洋戰爭、釣魚台、南沙群島等主題古地圖。
古時中國平民百姓對地域的界限主要靠口傳,地圖主要是地方或以上級別的官員使用,譚廣濂收集的地圖,大部份具重要歷史價值,有的是地方官員呈上朝的地圖,部份為西方傳教士與中國官員合製。「雖然中國發明造紙,遺憾的是所用紙張非常落後,容易破損。」所以每張收藏的地圖也用膠袋或木盒裝起來,而且每格書櫃也放有防潮珠吸濕,還要經常開冷氣抽濕。

首次打開去年拍賣得來的《坤輿萬國全圖》臨摹本,譚廣濂急不及待為它拍攝特寫。

嘉慶三年(即1798年)的四川岷江附近地區地圖,由於圖畫及文字不盡是相同方向,估計由不同地方所繪畫。

每張都有故事

對它們珍而重之的原因,是因為每張地圖都能說故事。「每張都不一樣,你看字體多秀麗,是識字的地方官所繪,每人的表達方式均不同。」有的是定點,將所見的地方向外描繪,圖字方向統一;有些則從中央向四方出發,所以圖字會有正、有反、向左、向右的。不管表達方法如何,其實都記錄了歷史。「不是西方地圖平面的經緯概念,用實景描繪。」如明末清初的《平陸縣地輿全圖》,就是以定點方式繪畫,每個縣有着與鄰縣的距離標示,並且畫有河流及山脈。

看地圖必備放大鏡及夾子,譚廣濂認為新款的放大鏡焦點較傳統的為廣,長時間看地圖也不感到疲倦,以夾子翻地圖則減少手上濕氣與地圖的接觸。

明末清初的《平陸縣地輿全圖》以定點方式繪畫,每個縣有着與鄰縣的距離標示,並且畫有河流及山脈。

雖然由中國人製造的地圖具書法及圖畫的美感,但要為譚廣濂所日思夜掛的,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1602年,利瑪竇以木版刻印,張文燾過紙,製作成六幅高約170厘米、闊62厘米併合連成的中文世界地圖。「利瑪竇為顯示西方的知識較中國優勝,以中國缺乏認識的世界地圖作為獻給明朝的禮物。」首批在世的地圖僅餘七套另二幅不完整的,其中一套於2008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拍賣。「當時剛巧有公事要出差,心諗這幅地圖咁珍貴,一定會遠高估價200萬元至300萬元,所以沒有將它放在心上,沒料成交價僅206萬元。」
他一直對這幅地圖念念不忘,去年中海外拍賣行拍賣由日本藩主臨摹的《坤輿萬國全圖》,他四處尋找相關文獻,越洋競投,並最終投得心頭好。「估價15萬美元至25萬美元(約117萬至195萬港元),成交價不是最低估價。」他堅持不告訴記者地圖的買入價,因為在他心目中,所有收藏都是無價寶。「送來之後,一直放在客房,定時開冷氣進行抽濕。」

《坤輿萬國全圖》是1602年製的世界地圖,後有多個摹繪版本。08年經佳士得賣出的成交價僅為206萬元,令譚廣濂大嘆走寶。圖為收藏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的版本。

拋開一切困憂

譚廣濂怕損壞地圖,從沒打開過全套地圖,因為這次採訪才首次打開其中兩幅。「它實在殘舊,怕張開時會有損壞。」記者及攝影記者幫忙打開後,譚廣濂首次看到地圖的真身,難掩興奮之心情,馬上從三樓呼叫在洋房地下的太太到客房一同觀看,他更興奮得取出相機不斷拍攝。
他享受獨個兒在書房欣賞自己的收藏。「工作不順利、心情不佳時,便會拿地圖出來看看,一切困憂自然拋諸腦後。」名畫或陶瓷既有升值潛力,亦可供人欣賞,但收藏地圖是注定孤獨的。「沒有人會掛滿幾百年前的地圖出來炫耀。」他只喜歡默默的鑽研,遇到不明所以的古字,他便求教專家,古地圖訴說的故事叫他着迷。「我已經一把年紀,平日最多就是坐在書房,窗外是南區的海岸,夫復何求?」面前滿頭銀髮的譚廣濂,在藏滿寶貝的書房,翻開幅幅發黃地圖,上面記錄的歷史情味,像窗外的大海一樣廣闊得無邊無際,景致同樣醉人。

2010年,譚廣濂結集多年觀看地圖的發現,出版《從圖方至經緯:香港與華南歷史地圖藏珍》。

證釣魚台屬中國

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從沿岸國國土海岸線計起200海里(370公里)的海底為大陸架,便可擁有海底資源開發權。中國與鄰國對大陸架及島嶼的擁有權爭議不休。
近期爭論的,包括沖鳥島的四個海域面積達31萬平方公里,估計鈷的儲存量可供日本使用1300年,錳的儲存量夠用320年,鎳和天然氣的儲存量夠用100年。
對於中國及日本最具爭議的釣魚台,要追溯誰有這領土的權利,從古地圖地圖文獻也可追溯到史據。譚廣濂收藏的古地圖中就發現,早於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的《順風相送》已有記錄,而在1785年,日本仙台幕府官員林子平製作的《三國通覽圖說》之《琉球國全圖》中,釣魚台列島所標示的顏色與福建為同色,說明當時日本視釣魚台為中國所屬島嶼。

1785年,日本仙台幕府官員林子平製作的《琉球國全圖》,標示釣魚台與福建的顏色相同,說明當時日本視釣魚台屬中國所有。

祖國古物日本尋

具歷史意義的古地圖可遇不可求,作為香港少數的地圖蒐集者,譚廣濂慨嘆:「香港很少找到這類地圖,每年年底舉行的古書展,可與外籍古書商接洽,碰碰運氣他們會否帶有古地圖同行,但去年一幅心水也沒有找到。」

定期寄上最新目錄

他主要從外國古書店及拍賣行收集古地圖,日本古書店更是譚廣濂主要入貨點。「可能是日本曾侵略中國,藏有較多關於中國的古地圖,當日本的老人家過身,他們的後人會將收藏賣予古書店。」到東京總要騰出時間逛逛古書店,連書店老闆也認得譚廣濂。東京的東城及琳琅閣書店定期會寄上最新古書目錄予譚廣濂,即使他沒有時間親臨書店,也可按目錄訂購心儀地圖。
「去年看中一幅《自紹興至北京地圖》,古時的科舉考生就是參考它上京赴考,是少有的中國古代運河交通圖,索價47.25萬日圖(現時折合約4.6萬港元)。不過當時日圓高企,考慮過後發現已被其他人買了,惟有等待下一次機會。

東城書店
網址: http://tojo.jimbou.net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神保町2-20

琳琅閣書店
網址: http://www.rinrokaku.co.jp
地址:東京都文京區本鄉7丁目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