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贏還是三輸 - 李怡

三贏還是三輸 - 李怡

陳光誠相信很快就可以攜家人赴美了。這結局有人稱之為三贏:中方送走了廣受國際媒體關注的異見人士,美方解決了在維護人權與中美關係之間的矛盾,陳光誠擺脫了被虐待的夢魘從此可過正常生活。此非三贏乎?
但這結局也可以說是三輸。陳光誠原來不想出國,他早兩天還說,要是能保證安全,他選擇留在中國,他的人生舞台在中國,他所關注的事情在中國,他多年積累的道德和人格力量在中國。如果美國官方能持續關注他和家人的安全,如果中共因美方關注而對侵害他的行為有收斂,那麼他仍可在大陸像走鋼索似的做他的維權事業。這些事到了外國,能做的就很有限了。不得已要去國,算贏嗎?
中共送走一個頭痛的人,但在這過程中更進一步暴露了這政權的醜態。一個只是要維護百姓基本權利的盲人律師,要走進外國使館才有安全,而最後不得不離開自己國家。中國算贏嗎?其實中國完全可以在這件事上取得主動,甚而可趁機解決政局困境。前中文大學教授吳國光在他的網頁提議溫總理正面回答陳光誠提出的三個問題:調查他被禁錮的真相;依法保障他的家人安全;依法懲治地方上的腐敗。回答這三問題一點不難。吳教授甚而建議溫家寶馬上安排親自到山東臨沂考察,從而解決他所面對的「維穩體制」和周永康的政法系統力量,以推動政改。中國若這麼做,就是真贏了。
美國看來是解決了一個外交難題,但因為對中國顧忌,沒有一開始就站在人權的制高點,強勢與中共周旋。民主黨政府受盡美國傳媒和議員唾罵,在選舉年失分。政府輸了,不過國家還是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