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位音樂創作人,其實現在應該是多棲媒體人。最初他只是為其他流行樂手寫歌,並創作了超過500多首的樂曲,同時亦為一些國際級的歌星擔任監製。自己也曾經出過幾張唱片,幾年前的處男作更是一張爵士專輯。音樂方面的履歷已然亮麗,想不到去年初登大銀幕,竟然一舉摘下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新人獎!之後因為擔任那些甚麼巨星歌唱比賽的評判,還有參演大台處境劇集而更加入屋,現在人氣一時無兩,而常掛臉上的大笑容,也就成了他的招牌,同時也區分了他並不是一個地道的香港人。堆笑滿臉的港人不是沒有,但英年式的天真或CY的狡黠和這位「仁」兄的單純還是大有不同,當然才華和氣度更是兩回事。
有得大小便 幹嗎執着
最近他開了演唱會,發了新專輯,還出了一本書,書名《快樂可以很簡單》。書中內容大半是他的生活寫照,也就是他在音樂道上一路走來的點滴經歷。而因為「快樂」兩字,讓我亦有所思。對於「快樂」的想法,其實他曾寫在歌裏:「有得吃,有得睡,有得大小便,有得為他人效勞。既然可遇不可求,幹嗎執着要強求。」很明顯此作品應早於《春嬌與志明》面世,不然的話,怕且會有「粉紅色豬頭」的歌詞。
學會感恩 去成就更多
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不過就是分不開基本生存的需求和慾望。吃喝拉睡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我們現處的年代,絕大部份人都毋須為此而擔憂,而僅僅滿足了這些,已不能為我們帶來既有的快樂,所以才會追求另一更高層次的快樂,也就是慾望。這可以是人際間的各種感情關係、或事業、或個人成就、甚至是一些造福社會,完成大我的夢想。因為有所欲,我們才會將一己置於「不快」之地,少不免要遭遇挫折,困難和失敗,驟眼看似自尋煩擾。
那麼是不是我們就得放棄,就得退縮,就得逃避,只能捨而求次,營役而生就好?那肯定不是,我想其中關鍵在於懂得「感恩」。首先要感恩的是每天一覺起來,還可以呼吸活着已是值得快樂的事,再而能夠盡自己的努力去成就更多,或為更多的人謀幸福,就更是天大美事。只因過程中我們都會成為一個更人的人,充滿了喜樂和力量,並可締造圓滿的生命。
正如他在書裏自序同樣有這麼一句:「快樂可以很簡單,但一點都不容易。」這話乍耳聽起來也有點複雜,甚至矛盾,但確實也就是竅妙所在。我們若然活在世上,每天面對的狀況就會有所不同,既然選擇,就當「感恩」圖報(這世界)。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