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內傷 平賣好過無錢內房股劈價戰有排玩

嚴重內傷 平賣好過無錢
內房股劈價戰有排玩

【本報訊】內銀聽命中央,要對內房企業審慎批出貸款,降價賣樓是內房企應對中央政策唯一策略。內地中外合資證券高盛高華對剛公佈首季業績的110家A股房企進行研究,發現內房整體財務狀況未有改善,由於融資及銷售成本持續上升,房企勢必減價以渡難關。 記者:黃尹華

近期,內房企業已相繼向現實低頭,減價賣樓。高盛高華預期,隨房企「以價保量」策略實施,以及資本支出減少,房企的財務狀況稍後可望改善。

負債升 經營環境惡化

高盛認為房企不推「以價保量」的賣樓策略是不行的,其理據是今年首季,A股房企整體營運現金流仍為負數,資產負債率則由去年第四季的68%升至72%,而由於融資及銷售成本上升,稅前利潤率更較去年第四季跌3%,顯示其經營環境正在惡化,將在第二及第三季面臨更大的減價壓力。
內地《第一財經日報》亦指,內地90家上市房企2011年總利息支出較上年銳增38%,而所有上市房企負債只增加了25%。利息支出的增幅遠大於負債增幅,證明房企整體融資成本在2011年已被大幅抬高。
內房企業資金運用不如過往般爽快,原因離不開賣樓速度慢,以及監管機構以窗口指導銀行在批出地產開發貸款時要「克制」。來自銀行界消息,中行(3988)、建行(939)、農行(1288)、民生銀行(1988)、華夏銀行、興業銀行五家銀行,在內部叫停房地產開發貸款。值得注意的是,建行向全國38家分行下達通知,規定「分支機搆不得對小企業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
內房企業亦明白融資難,資金運用要小心。高盛高華表示,內地房企在首季的資本支出已較去年第四季減少28%,由於減價後樓市銷量可望在第二及第三季回升,預計房企財務狀況稍後可得到改善。

22城市銷售量按周升

另外,高盛昨亦發表對內地樓市最新分析,指銷量最近回升但售價下跌,於4月23至29日的一周,有22個內地城市房屋銷售量按周上升,平均升幅為12%;按年計,有23個城市之銷售量平均上升23%。在平均銷售價格方面,以三個月累計為基準,有七個城市銷售價格下跌,平均跌幅為1%。
高盛指,平均存貨消化需時由截至4月22日的一周之18個月,上升至18.2個月。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蘇州、東莞等城市的存貨仍在增加。
高盛預期,大型房企財務狀況可望更快得到改善,推薦恒大(3333)、雅居樂(3383),華潤置地(1109)、龍湖(960)、遠洋地產(3377)、保利香港(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