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秋本月21號有新劇集《心戰》首播,消息上周被傳媒廣泛報道,上周四港股跌59點,禮拜五再跌163點,一如既往,好事之徒又賴秋官累街坊,美股上周五晚勁插,星期一港股應該無運行,估計少不免繼續被人抽水。
除了歐資行里昂2004年破天荒為秋官效應撰寫研究報告,維基百科亦表列過去30次秋官首播、重播劇集、甚至是做主持、音樂劇等節目令恒指大跌數據,無非要令人相信,秋官一出,大市要冧。
股榮當然唔相信甚麼丁蟹效應,為了令各位阿媽唔好叫晒救命,在此有必要為秋官平反一下。秋官被標籤為淡友的朋友,始於92年《大時代》飾演的丁蟹,在熊市經常沽空期指獲利,恰巧港股在劇集播放期間曾暴跌兩成,而94年秋官有份演出的《笑看風雲》,播出期間亦一度令恒指跌20%,一不離二,故此予人先入為主的印象。
其實秋官71年已開始拍劇,至今有份演出、在香港播放的電視劇共有66套,在中國及台灣兩地播放的則有13套。換言之,過去41年,每年可以在電視上見到秋官的次數平均接近兩次。如果計埋劇集重播、訪問及主持等,一季見一次十分平常。維基百科只列出秋官30次整冧大市情況,其餘的卻未有着墨,是否客觀,有待讀者自己判斷。
股民輸錢勿再姓賴
現時一套劇集通常20至30集,歷時一至兩個月,不過昔日劇集多數長達40集,部份如《天地男兒》更有65集,即隨時要三個月先播完。過去10年,港股一季平均高低波幅超過8%,因此秋官劇集適逢股市大波動,其實十分正常。誠如去年第二至第三季港股大冧,很多劇集如《潛行狙擊》都是在大跌市期間播放,秋官反而未見蹤迹,以後唔好再賴「跌市先見秋官」。
誠如里昂昔日報告指,秋官劇集播放期間,並不會令港股由頭跌到尾,通常播到中間已經見底,然後反彈。當時里昂只計算至04年《血薦軒轅》,股榮幫佢埋單計數。往後秋官主要有五套劇集首播,播放期間恒指四升一跌,平均升幅近6%,而且往往在播放前大市多數先行下跌。連同里昂統計之前數據,秋官有份的劇集在播放期間,恒指平均表現為負1.5%,未有得到任何啟示。
散戶又好、賭仔又好,很多都有一個極之壞的心態,就是姓賴。當發覺輸錢時,總會找一些藉口以安撫自己,屙屎唔出賴地硬,不肯面對現實,最終只會輸完再輸。還是秋官心水清,他曾經講過:「如果我有呼風喚雨嘅本事,家已經賺到笑,仲使做咩!」仲信秋官效應,你真係無得救!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