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同患有小兒麻痹症雙腳殘疾的香港輪椅射擊代表隊成員付遠威和太太,一直有一個簡單而卑微的願望,就是爬到床上為子女蓋被。今天,這個心願不需神蹟也可達成,夫婦憑着直立式輪椅終可站起來,做到更稱職的父母。
付遠威夫婦坐在直立式輪椅上,身體被慢慢提升,雙手可觸及上格床被鋪,激動地說:「企起身視覺高咗,可以幫上格床嘅囡囡冚被,去超市買嘢攞到放喺貨架高處嘅貨品,感覺好神奇!」
不完美的身體,有完美的邂逅。因患小兒麻痹症,付遠威兩歲不能走路,靠雙手打拚,修理家電維生,機緣巧合下結識到同病相憐的妻子,婚後育有三名健全子女,5歲至15歲的子女仍在求學。
兩夫婦共欠四條腿,養育孩子比一般父母困難。付太最深刻的是一次女兒患病,在九號風球下駕着輪椅到急症室,「阿女當時得兩歲,又發燒又嘔,我一手抱住佢,一手推輪椅,風大雨大,冇手拎雨遮,佢嘔到我成身都係,真係好凄凉」。付遠威一直為未能妥貼地照顧子女感到歉疚:「細路仔夜晚冇蓋被,想爬去上格床幫佢哋冚被都做唔到,淨係坐喺輪椅擔心佢哋凍親。」
幫助重拾自尊
近年香港開始引入直立式輪椅,坐位透過油壓升起,讓輪椅人士可以近乎直立的姿勢移動,惟動輒數萬元一部。付遠威曾做文職養家,近年因找不到工作才領綜援生活,夫婦使用多年的輪椅已生銹,正是時候更換。轉介其個案到本報的香港復康力量推薦二人使用直立式輪椅,該會總幹事吳永基指出,直立式輪椅可讓殘障人士增加活動空間,有助重拾自尊,「我哋好支持殘障人士用,好似去買嘢就唔使搵人幫手,又可以企吓起身,血氣運行都好啲」。
他稱,雖然社署有資助綜援人士購買輪椅,惟如屬電動或直立式輪椅,須經繁複及需時的審批。「政府一般只係考慮輪椅係咪適用,例如要用電動輪椅就要證明隻手推唔郁普通輪椅,但同係殘障人士嘅付先生夫婦有照顧家庭嘅特別需要,就未必考慮」。蘋果基金訂購兩部由香港復康力量引入的廉價版直立式輪椅給兩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