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5月,港股保持良好走勢,恒指成功升穿50日線及21000點主要阻力位。5月有一個好開始,港股今年能否打破「五窮」或「SellinMayandGoAway」的宿命呢?投資者應如何部署?
中國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3.3,較3月份上升0.2,連續五個月錄得升幅,但仍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3.6。數據反映內地經濟正逐步走出谷底,但內地的經濟尚有不確定的因素。內地4月份新出口定單指數為52.2,較3月份升0.3;惟整體的新定單指數為54.5,較3月份下跌0.6,可見出口定單略有改善,但內需巿場增長速度較慢。
自金融海嘯發生後,中國出口業受到很大壓力,中國政府亦積極鼓勵以內需推動經濟;可是房地產巿場與眾多行業關係密切,中國政府於過去一段時間嚴厲地施行房地產巿場宏觀調控,也導致內需市場的增長動力減弱。近期不少房地產企業公佈4月份銷售額均較3月份大幅上升,房地產巿場交投量回升可帶旺其他相關行業。上海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回落至4厘水平以下,人行維持較寬鬆銀根政策,預期第二季每月平均新增貸款額度保持在7000億至8000億元人民幣,內地第二季經濟增長可望回升至8.3%,全年經濟增長幅度約8.5%。
中海宏洋10.2元可買
美國首季年率化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增長僅為2.2%,較前季3%的增長明顯放慢;歐洲經濟及政治仍有不明朗因素,促使投資者把資金投放在硬着陸風險減退的大中華巿場,中、港兩地股巿可望跑贏外圍巿場走勢。恒指先行在20800點至21400點整固以消化中行(3988)及建行(939)被淡馬錫減持的消息,伺機再向上挑戰2月份高位21760點。策略上,投資者宜先選取強勢股,避開弱勢股,才可令投資組合跑贏大巿。
中海宏洋(081)在中國三線城市包括吉林、合肥、南寧及蘭州等從事房地產。截至2012年3月31日,集團持有可建面積共約777.3萬平方米之土地儲備。集團2012年度首三個月的經營溢利約為8.51億元。集團主力發展三、四線城巿房地產項目,受內地調控政策影響較少,而且採用「中海地產」品牌,可給予買家信心。以現價計算,2012年度預計巿盈率約六倍,與其每股資產淨值折讓約四成,估值吸引。可考慮在10.20元附近吸納,目標價12.80元,止蝕位9.20元。
筆者及客戶持有中海宏洋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