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櫃歸出櫃,示愛還示愛,這不是和「阿媽係女人」一樣清楚的嗎,為什麼大家會把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炒埋一碟,聽見響亮的「我係基佬」由勇者口中吐出,便把那四個字譜上《婚姻進行曲》的旋律?譬如有人公佈剛剛在銀行開了戶口,你總不成馬上查探他和誰聯名,更加不會神經質到一口咬定某某就是盼望名份的另一半,興高釆烈恭喜他守得雲開見月明。意淫的《拉郎配》演不成,乾脆出盡九牛二虎之力起底,分明在侵犯別人的隱私,卻連起碼的羞恥心也沒有,竟然自報家門一般,面不改容侃侃道來。
這些荒謬情節,中古時代的農村大概司空見慣,但在二十一世紀公共空間出現,很難不教人想起近年電影電視界愛玩的「穿越」。要怪,或者都怪張國榮,要不是站在紅館台上的他曾經望實唐先生高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偷了鄧麗君的台辭當鮮花獻給打令,讓又天真又傻的粉絲誤以為那便是傳說中的出櫃行動,黃耀明和他身邊的男性朋友們,耳根都會比較清靜。唯恐天下不亂的傳媒,順風耳患了聽覺妄想症,人家根本沒有唱「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一步跳到「外間一直以為明哥與外籍男友打風都打唔甩,但原來他今次高調認基佬,示愛的對象竟然另有他人」的結論,甚至即封他們發掘出來的所謂真命天子為「嫩版林保怡」,一廂情願宣稱「啞忍二十年的性向,為青澀『保怡』而公開,看來明哥已視他為終身伴侶」。老作沒有上限沒有底線,早就是讀者的共識,然而指鹿為馬不能連基本邏輯都不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