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民意 - 左丁山

所謂民意 - 左丁山

市面有不少民意調查,市場調查,是否能正確反映民情或市場情況,甚有疑問。左丁山本來唔係幾鍾意接受訪問,但係最近竟然接到四五個調查電話,於是聽吓,其中有三個似乎幾嚴謹,首先問清楚:「請問屋內有幾多人?」答:「四個。」問:「我地想訪問年紀排第三嗰位。」對唔住噃,人不在,於是掛線。另外兩個就唔同,一個係音頻訪問,一開始就講問題,答案有四個,一、二、三、四,第四個答案就係「唔係幾嚴重」;頭三個嘅答案就係:非常嚴重、好嚴重、幾嚴重。條問題係乜呀?就是:「某某人貪心攞便宜」,類似問題反覆四五次,未做完調查,幾乎已知道調查結果,可寫定標題:全城嬲爆某某某貪官。
上星期沙田陳太就接到某大學同學嘅民意調查電話,問香港貧富懸殊問題,與地產霸權有關,條條問題都帶有傾向性,陳太問位訪問學生:「可否先界定如何量度貧富懸殊,何謂地產霸權?」學生為之語塞,唔識答,照住稿佢直說再問下去,陳太索性對學生講:「你啲問題及答案好有傾向性,我認為好唔夠科學。」學生最後問被訪者教育程度,請揀一次:小一至小三,小四至小六,中一至中三,中四至中七,大學程度:陳太幾乎想答:「小一至小三」,不過最後都係答:「大學以上。」
呢類民意調查,甚為粗糙,但如果調查設計者以受訪者為小學生程度而設計問卷,的確可以振振有詞咁話香港民意如此如此,大概主流民粹意見就是如此形成的,調查結果如受傳媒渲染,直情製造市民精神緊張。
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現在我地可以講盡信民意調查不如無調查,信自己嘅分析與觀察好過。80後代表人物之一陳景輝如是云(明報四月三十日):「民粹主義,附帶着強烈的反精英心理,煽動者直接鼓勵人民,樂此不疲地貶斥他們口中腐敗了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精英階層,最後結論是,舊有力量不再『反映』人民利益,沒有回應他們的焦慮和恐懼。」問題咁複雜,故此社會上不時會發生「民意」衝擊公共機構嘅問題,令啲企業傳訊經理大為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