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業務成中資行金蛋首季收益增逾10%

人幣業務成中資行金蛋
首季收益增逾10%

【本報訊】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本地中資行受惠越顯優勢,有中資業界稱,首季人幣收益按年計獲雙位數增長,加上人幣中間業務及其他投資出路增多,年內增長動力可望保持,有銀行更增設本地人幣業務總監新職,拓展市場。
記者:劉美儀

對活躍於相關業務的中資及大行,業界估計其收益佔比料已達15%至20%水平,年內高息吸存亦將繼續。

交行增總監職助拓展

交行(3328)首季境外銀行人幣貸款按季增加了63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全年才486億元。對於本港首季人幣業務表現,交行香港副總經理陳霞芳拒絕就具體數據置評,但表示該行季內人幣業務按年增長理想,動力來自投資渠道及中間業務收益增多,如銷售RQFII基金產品及代售國壽海外的人幣保單等;公司客戶因對冲需要,對人幣結構產品亦帶動不少新業務。
今年首季內地相關貸款雖減慢,惟資金需求仍在,故不少同業均以具吸引力人幣息率爭取資金,她相信,整體市場的人幣業務年內會維持增長,對同業盈利佔比亦越來越重要。
據了解,該行早前更增設了人民幣業務總監一職,力拓離岸業務;交行香港發言人回覆時證實,該行十分重視人幣市場發展,新設立的人幣業務總監職位,主力拓展本港相關業務。市場人士稱,交行香港以海外分行牌照經營,資產負債表增長空間較本地註冊機構更大,是僅次於中銀香港(2388)的本地中資行「老二」。
招行(3968)旗下永隆銀行掌管國內及海外業務部的助理總經理黃睿亦表示,今年首季該行人幣業務收益錄雙位數增長,動力來自貿易融資及人幣信貸業務需求,雖然內地經濟放緩,信貸投放減慢,但「量」仍然很多,故人幣業務仍會積極增長;他相信,有關收益貢獻已佔本地中資行約15%至20%水平。年初以來,本地人幣存款額按月下跌,為配合貸款出路,同業將續以高息吸收存款。

信行定存息 全城最高

中信銀行國際執行副總裁兼司庫陳鏡沐也透露,今年首季該行人幣相關財資業務盈利,按年計有雙位數增長,與不同種類的外滙結構產品需求上升有關。人幣業務對本地銀行的貢獻效益越趨顯著,他估計,活躍的中資及大行相關業務對整體收益或盈利佔比,已達10%至15%或以上水平。
信行國際亦由昨日起,上調100萬元或以上人民幣大額新資金息率,12個月定存利率2.8厘,暫為全城最高,開立9個月存期的較細額資金,則獲遞增式息率或現金回贈。早前東亞(023)為個別大額客戶(門檻為500萬元),提供3至10月存期年利率2.7厘。

交行陳霞芳表示,人幣業務增長理想,動力來自投資渠道增多。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