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的人情味 - 林夕

茶餐廳的人情味 - 林夕

名牌連鎖茶餐廳可能會上市的消息見報,熱心捍衞本土文化的文化人,即忙不迭為傳統老式茶餐廳敲喪鐘。人家還一間一間經營得好好的,都無辜地被懷緬追思哀悼起來。
傳統茶餐廳備受歌頌,價錢平,又因做的是街坊生意,有人情味。
可能是我遇店不淑,由那個老而未必就等如好的年代,直到今天,從來沒有在茶餐廳感受過什麼人情味,倒是坐得近廁所位置時,聞到濃濃的異味機會更大。所謂人情味,以我經驗所得,就是服務員人性得很,興到時與同事談笑風生,心情不爽便木無表情,落單時連語氣都懶得附送。有時送來的,就是一塊頗有歷史痕跡的抹桌布,隨服務員的手,不請自來,擱在食物旁邊。
商台長壽節目《十八樓C座》周老板與伙計茶客高談闊論議政的場面,我懷疑是個神話傳說,或是百年一遇的奇蹟。我遇到過的,就只有一家跟《十八樓C座》差不多長命的茶餐廳,差不多兩個星期幫襯一次,好歹算是半生熟客了,主事的大爺又不知我不是街坊,怎麼就從沒有好臉色?因為每次都在臨關店前趕到,連累了他要晚幾分鐘下班。有次點了碗麪,大爺問還要什麼,我說還有淨雲吞,但怕早來了雲吞皮會在湯裏糊爛了,可否等一下再來,大爺說不成,點菜要一次過,然後就跟其他爺們講馬經去了。
為什麼還要繼續幫襯?只是貪平,食物水平還真的不錯,只吃十分鐘就走了,也不圖氣氛與服務。
這只是個人的個別遭遇,不打算一竹篙打盡一船人,只是那些感受過傳統茶餐廳人情味的人,也不必一根竹撐起一船人,連不思進取的文化都力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