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傳中央放水消息,不管消息是否確實,中港股市總會波動。通常這些傳聞都不會明確指出消息來源,不過在4月中的一次卻很特別,新華社發佈新聞稿,引述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貨幣政策將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如通過適時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央票到期釋放流動性等方式,穩步增加流動性。
內房點心債風險大
要知道新華社是中國官方傳媒機構,市場即視之為官方公告。假設人行真的計劃進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為甚麼要透過新華社預先對外發放,而不直接由人行公佈?筆者實在看不透「消息」的用意,而在消息發佈後,人行未有如市場預期的放水。
中國不必如美國般運用口術,因中國手上有很多子彈,需要時可即時使用,但有機會推高通脹及產生更大的經濟泡沫。中國正處兩難局面,官方今年GDP增長目標是7.5%,但市場卻憧憬寬鬆政策刺激經濟,普遍預測GDP增長逾8%。GDP增長逾8%是否代表經濟硬着陸,並需要放水?筆者對此有保留。
要達致經濟增長目標,除透過政策微調,可能還有其他軟方法。在新華社發佈有關貨幣政策消息後,剛巧中銀監前主席劉明康警告,購買內地房產商在港發行的點心債存風險。由於內房商能在港以低成本借到龐大資金,加上強烈憧憬政策在不久將來寬鬆,故沒有減價的迫切性,內地房價居高不下。如內房商受劉明康言論,因而未能成功發債,有機會因資金緊絀而減價促銷,正符合中央所望。
張一鳴
NeutronPacific創辦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