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自辦NGO 撐起半邊天

非常人:自辦NGO 撐起半邊天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點解要返工?要返,就返份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有良知的。找不到,就自己創業囉!一個決意離開變不出戲法的工作崗位,一個為了實踐所學而甘願放棄高薪教職,阮行恩和孫珏這兩個人的理想,就是要有自己的NGO,為弱勢婦女追求理想,在半邊天空下為她們從新尋找尊嚴。沒選擇,便創造選擇好了,簡單如此。

撰文:梁東
攝影:潘志恆
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關於半邊天

「半邊天公益」由阮行恩和孫珏創辦,為聯合國婦女署2011年官方合作夥伴,目標致力服務中國弱勢婦女,希望用知識幫她們更好地保護自己,平等地追求理想。
阮早前與閭丘露薇等新聞工作者同獲網易舉行的「2011女性傳媒大獎」。她本是自由工作者和紀錄片導演,曾任港台電視部編導和Discovery頻道工作。因為有媒體製作經驗,在經營「半邊天公益」上面,明顯顧及傳訊和策略行銷。
孫珏就讀於英國華威大學性別研究碩士及香港大學新聞學碩士,香港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研究中國女性地位、婚姻與家庭、公共政策,以及媒體與公民社會發展。曾參與和協助推行中國及香港女性權益、少數族裔和多元性身份等活動。現為半邊天公益執行主任,負責籌劃和執行女性權益倡導項目。

NGO—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非由國家建立,通常獨立於政府。20世紀全球化趨勢,提升了NGO發展的重要性,國際條約和像世界貿易組織這一類國際組織,過於以企業利益為中心。為了平衡這一矛盾,NGO以發展人道主義和可持續發展為重點。

性格限制可能性

第一個把婦女比作「半邊天」的人,是毛澤東。毛把「半邊天」說了不知多少遍,其中一次是1949年,毛與私人攝影師候波及其愛人會面合照,候波夫婦讓毛站在中間,怎料毛說,「女同志,半邊天,你站中間」,然後走到候波的左邊。女人面對的社會現實,當然比站在哪裏殘酷得多。
孫珏慶幸,有個很feminist(女性主義)的丈夫在身邊包容她。她來港念博士,卻沒有打算在畢業後當學者,「讀書根本是為了入NGO(非政府組織),而且對着中國大陸,我常有種無力感。做NGO是希望把握現在,由小事開始,makeadifference」;也就是這份不安份守己,讓她看穿了這個被gendermessages(性別訊息)窒息了的城市。「就連唐英年都說男人要有膊頭、有腰骨,關於性別的訊息,有時被媒體炒得好大,好influential(具影響力),限制了很多可能性。例如,女人到三十便要結婚、男人要在情人節送花等等。點解男人唔可以着裙?」這個,我都想知。
但這不夠壞,也只是點到即止,沒有誇大為性別戰爭,惟獨地權向性別傾斜的時候,才是萬劫不復的開始。行恩說,「國內的城市女工,大部份都來自農村貧窮地區,沒有地權的。婦女一出世便跟爸爸,如果結婚,地權就跟老公;如果選擇單身,便無權承繼任何土地。無土地便等如缺乏任何生計,當然你可以跟老竇住,但就變成世跟住男人而走了。」
行恩認識的「打工妹」當中,泰半是十六歲以下,知識貧乏。比如有一個來自貴州的女工,沒有工作經驗,離開農村到城市碰機會,只為了掙多點錢,快點回家。後來經親戚介紹到黑心工廠工作,每日用化學劑抹手機屏幕。「工廠要佢日日OT,做到隻手無晒感覺,問其他人為何會這樣,沒有人知道,於是繼續洗。直至有日,成個人跪在地上,去醫院化驗才發現中了烷毒。」不只窮人,連有錢人也不能倖免,行恩說,有一位住在北京的婦女,前後八次報警遭丈夫虐待毆打,但全部不獲受理,最後因傷口受感染引致併發症身亡。家醜不外傳,傳統觀念殺了人,孫珏和行恩要打破的事兒,多的是。

■自辦NGO,信念最重要,否則難以靠此生存。

■孫珏說對大陸的無力感,希望藉着小事而生出影響力。

■在QQ上聯繫到內地女性主義者,也因此接通了內地婦女團體的網絡。

■拍MVrc,曾經在沙士跳開心舞的廣告《我熱愛香港》。

聯國批款始成形

阮行恩本來是港台電視部編導,大學時期修讀documentary,很想用紀錄片幫人,「可惜拍來拍去都得少少迴響,後來發現大部份人都唔鍾意睇。原來大眾追求的是要又短又快又正,更要好笑、娛樂性豐富,能夠感人。即是,就算你有心機拍得好好,都未必可以接觸到公眾。」眼見社交媒體發展繁盛,把心一橫,機緣下向聯合國(UN)寫了份計劃書,申請了一個關於性別議題媒體計劃的撥款,即告入選。「我只係一個純粹媒體人,對人文議題有興趣,但興趣太廣泛,所以後來透過朋友婚禮認識咗孫珏,咁佢可以做gender,我可以專注做media。」
孫珏形容,跟行恩兩人是優勢互補,她做學術研究,而行恩就負責媒體策略,這個極具革命性的組合,可隨時call董事會,隨時拍板上馬,用創意解決問題,省卻官僚架構,自主性極強。「你可以任何時候開始一個計劃,很有彈性。例如前排有個女仔患上愛滋,我哋可以即時回應幫手。當然亦有唔好處,就係資源唔夠多。」拿了UN才一萬美元,兩人省吃省穿了年幾,連核數費,已所餘無幾。還要是全職的,那怎辦?「搵兼職囉,做一段時間freelance,然後再用餘下時間搞半邊天,我地好慳嘅。其實好難無人工做咁耐,會覺得好孤獨,一定要有自己團隊,認清為何而做。」

短片借群眾發聲

整合經驗過後,她們先請了拍攝團隊BleuArc義助,策劃了一系列15秒反家暴的公共事務宣傳片。片中刻意收起求助熱線電話,鼓勵鄰舍直接介入可能正在發生的家暴事件,借群眾發聲,發揮守望相助的力量。「現時有些婦女團體會協助公安做培訓,但好多地方仲係無。有事,公安未必會介入,唔識理,配套設施又未夠好。譬如北京有條求助熱線,西安又有另一條,其他城市可能又無,完全分開晒。而且熱線並唔係24小時開放,好似得下晝至有人聽。」行恩說,這系列宣傳片在陝西電視台播得挺火,連巴士、的士都可以收看得到。
然而對此等公益內容真正感興趣的,是大網絡公司。「我搵騰訊,主動pitch佢哋,度新聞專題,講家暴題目,佢哋畀我哋播片,又幫助一位被淋鏹水嘅婦女於網上籌款,另再加訪問,其實算好創意,而且好立體,肯試新嘢,香港公司未必肯畀你咁做。大網絡公司好具影響力,好多工人用,因為手機可以綑綁QQ(即時通訊),好多人去唔到網吧,就用手機睇。譬如我哋做職業病專題,工人上手機睇完新聞後可以連接落我哋網頁度,點擊率近百分之一百。雖然人數唔多,每次幾千,但非常中。」
見到民工歌手旭日陽光翻唱峰的《春天裏》紅透網絡,行恩以同樣手法,給她找來了一個東北的「打工妹」段玉。行恩給她拍了幾個MV,紀錄了勞動者的聲音,現在微博上粉絲超過了三千五,策略是成功了。

■「半邊天」叫人介入家暴是兵行險着,宣傳片播放以來得到不錯反應,正尋求資金策劃全國反家暴運動。

後記

「半邊天」的下一回很厲害,正在計劃全國性反家暴行動,由北京陝西做起,並於流動人口密集的社區,替該區領袖和NGO夥伴做培訓,更會起用即興論壇劇場形式,分享並演繹不公事件,希望於社區內帶起討論。大家支持「半邊天公益」。
網站: http://half-the-sk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