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本降 中央終出手補貼削光伏股「熄燈」

企業成本降 中央終出手
補貼削光伏股「熄燈」

【本報訊】繼歐洲多國政府削減太陽能補貼後,中國政府昨亦加入有關行列,將今年金太陽示範工程項目的補貼標準下調至每瓦5.5元(人民幣.下同),減幅21.4%。
記者:陳韻妍

業界認為,補貼減少與成本下降有關,雖然短期會損害部份高成本營運商的利益,但長遠是產業發展趨成熟的必經階段。由於消息短期內屬利淡太陽能股消息,多間公司股價昨應聲下跌,部份股民先行離場減持股份,保利協鑫(3800)與龍源電力(916)跌幅約2至3%左右。

補貼減幅達21.4%

由財政部、科技部及國家能源局聯合制訂的金太陽示範工程項目09年實施,每年向併網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給予工程總投資50%補助,今年工程總規模為1709兆瓦(MW),考慮到今年來光伏發電系統建設成本持續下降實況,今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的補貼標準為每瓦5.5元,較2月時制訂的7元減少21.4%。
本港有多家上市公司入圍今年的金太陽能示範工程項目,包括保利協鑫、興業太陽能(750)、信義玻璃(868)、龍源電力等,涉及的項目有太陽能建築玻璃、光伏屋頂示範、光伏發電等,總裝機容量高達217.5兆瓦。
興業太陽能發言人向本報坦言,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成本逐年下跌,故補貼金額才跟隨相應下降,今年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成本由年初每瓦15元,降至目前約11至12元,因此補貼下降預料之中的事,以最新補貼5.5元計,約佔項目成本50%,符合中央補貼工程總投資50%的政策。

料第四季才見光明

一名內地大型光伏企業高層指,太陽能行業目前處於汰弱留強階段,補貼減少雖會對高成本營運商造成損害,但這「陣痛」是必需的,就像今年公司簽訂的定單價格較去年大跌約60%,惟定單數量卻因不少競爭對手退出市場而有所增加,因此中央調整補貼沒有錯,可避免太陽能行業重蹈數年前盲目擴張的覆轍,引導市場有序發展,預計第四季可見到「黎明」。
有研究太能源行業多年的分析員表示,各國政府在發展太陽能產業時,都是先採取補貼方式,然後再慢慢減少補貼,使光伏電力能夠平價上網,而隨着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下調補貼是一個趨勢,未來補貼下調速度可能放慢,最終光伏行業成熟時,會不再需要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