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方媒體在陳光誠進入美國大使館後,對事件一直封口,昨日首度打破沉默,《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陳光誠被西方等輿論過度吹捧,並指陳光誠不是方勵之,更不是王立軍,對他不滿的是「基層官員」,他進入美國大使館,「非僅是中方的尷尬,美方的尷尬會更多」!網民則痛批:「謬論連篇!」
評論聲稱,陳光誠牽涉的多是一個村民針對基層官員的控訴,所涉層面很低,很多都讓「清官難斷」。他從臨沂跑進美國使館,很多具體的難題一下子變成了美國的,美國政府可能都不好意思把這事拿到對華談判桌面上。評論又稱,每個國家都累積了一些民怨,誰都知道中國一些人上訪的複雜性,如果上訪失敗者都轉往美國駐華使館,這決非僅僅是中方的尷尬,美方的尷尬只會更多。
評論更說,陳光誠被西方輿論和大陸部份人捧成「盲人維權英雄」,這像是給陳光誠造成了「他對美國的確很重要」的錯覺,「一些輿論對他的利用和忽悠似乎毀掉了他的判斷力」。評論特別指出,挾洋自重是一些失意中國人對解決問題的思路,其實這想法已很爛。今天的中國如此強大,外國政府能夠主導或者調控中國人做事方向的時代已過去。美國使館大概不想變成接待「告洋狀」的「信訪辦」。但這篇文章很快在網絡上被撤稿。有網民揶揄:「上訪不成闖使館,受到威脅進領館……外國人老幫我們忙。」
北京《環球時報》